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河南:不负春光好时景 铆足“虎劲”启新程 

张毅力
2022年03月18日09:50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郑州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机总装车间。人民网 张毅力摄

看,这个高15米、长115米的钢铁“巨无霸”,就是准备发往国外的盾构机。

2月19日,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安装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拆卸打包这台“穿山甲”。

两公里外,郑煤机集团的工厂内,高近10米的液压支架正在实现量产。

目光转向郑州北方。

二月二,龙抬头。3月4日上午,被誉为河南“陆家嘴”的龙湖金融岛正式“开门纳客”,15家金融机构即将入驻,努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以郑州为核心,以“米字高铁”为轴,2月18日起,本网随同河南省委宣传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主题采访团探访多日,看到河南各地以“万人助万企”为平台,以“项目为王”为抓手,以扛稳粮食安全为重任,正在铆足“虎劲”努力在多领域实现开门红、全年红。

新乡市“三个一批”开工现场。新乡市委宣传部供图

当好企业“店小二” 为经济“全年红”打造优质软环境

一尘不染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里,生产线上一个个速冻汤圆、水饺整齐地排着队,经快速装袋、打包、装箱后送往门口排列的冷链物流货车内。

这是2月18日,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内的生产场景。虽然遭遇暴雨、电力紧张、多轮疫情影响,但这个冷冻食品龙头企业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帮扶下,发展势头不减。

2021年,受“7.20”特大暴雨影响,三全食品连续停水3天,郑州市惠济区委区政府迅速协调车辆和水源;电力骤然紧张的时刻,河南各级发展改革委多方协调,仅用2天就恢复了生产。

春节前后,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在做好必要防控措施的情况下,河南省商务厅协调特别通行证,保证了速冻食品的供应。

企业快速平稳发展的背后是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2月7日,在虎年的首个工作日上,河南召开“万人助万企”推进会。河南各地各部门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的理念,自去年6月起,4万名干部下沉帮企业解决5万多件问题,有力推动河南省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服务也要看得见、摸得着。2月9日,河南中小企业收到了省委、省政府“1+3”一揽子支持企业纾困解难的政策“爱心红包”,包括降低房租和水电气成本及线上平台佣金、制定梯度培育计划、奖励企业重大创新项目等。

“这两年‘涝疫结合’,企业日子不好过,有哪些困难尽管说。”

“还本续贷金融服务方面,有没有不到位的地方?”

……

进企业、看车间、问需求、解难题。3月初,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首席风险官兼河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小汇带队来到南阳市,深入多家企业开展“行长进万企”活动,带头当好企业“首席金融服务官”,现场帮助福森药业等企业解决新项目发展资金等问题,实现企业问题解决率、金融服务满意率双提升。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河南高质量发展已开启新征程。根据部署,下一步,河南要在加大技改力度、推动小升规入统、加大企业上市培育等“八个深化”上下功夫,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产业生态。

平顶山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平顶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创新起高原 中原迸发澎湃发展动能

煤和尼龙丝、盐和PC塑料,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东西,在平顶山市却发生了必然联系。

“这就是我们用尼龙66生产出的工业丝,做成帘子布后,便成为下游企业生产轮胎的骨架材料,米其林等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平煤神马帘子布发展公司总工程师李新介绍,一根只有1/3头发丝细的尼龙线,却能承重12公斤,而它的原材料却是黑乎乎的煤。

储量3300亿吨的钠盐,也成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从每吨3百元到3万元的提升,得益于从盐到高品质透明PC材料的转变。平煤神马聚碳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武松介绍,PC即聚碳酸酯,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具有透光性好、抗冲击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立足煤,超越煤。平顶山近些年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不断拓展“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模式,持续深化地校企合作、产学研用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

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河南动作不断。2月18日,在“河南省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财政政策”新闻发布会上,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庆业介绍:2021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351.2亿元,同比增长38.1%;2022年,省级年初预算安排科技支出112亿元,同比增长124.4%,集中财力保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科教领域重点支出。

多措并举加速科技创新,河南蹄疾步稳。2月25日,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省科学院重建重振、省实验室体系构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布局调整等工作。第二批省实验室、省中试基地、省产业研究院建设提上日程。

3月7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时指出,“我们将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让河南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业潜力有效激发、创造动力竞相迸发,向着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阔步前进。”

河南滑县,古黄河大堤一侧的麦田。 滑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严格落实“一号文件” 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重点讲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

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眼下,河南全省8500多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青青麦苗起身拔节迎风见长。从种到收,小麦200多天的生长过程要过五个关口,基本都在春季。力夺夏粮丰产丰收,春管这一仗必须得打赢。

干群齐上阵,播麦保民生。在“豫北粮仓”滑县,受强降雨和洪水的影响,全县小麦播种期整体比往年晚7~10天。当地干部一方面带领群众开沟排水、犁地散墒,一方面宣传抗湿麦播技术,指导农民通过“以种补晚、以好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做好小麦播种工作。不仅在滑县,受去年持续降雨影响,河南省部分地块小麦晚播。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春节后派出18个小麦专家指导组,分包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10个省直管县(市),实施科技壮苗行动。

加快灾后修复,向高标准农田要效益。在鹤壁市浚县,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春节后,当地开始加班加点推进农田灌溉用井及配套设施——沟渠、机耕路、农田防护林、高低压输配电等工程。去年河南省多地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根据河南省农业厅规划,全省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756万亩,恢复重建水毁高标准农田572万亩,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稳产量,离不开技术创新,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迫在眉睫。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年后,“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创建国家级实验室”在河南省重点工作部署中多次出现。神农种业实验室主任、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介绍,作为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重大战略举措,神农种业实验室要从基础理论研究到重大技术攻关再到重大品种培育,实现全产业链条创新。

抓好粮食生产是河南必须始终扛稳的重大政治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厅厅长宋虎振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接下来河南省将持续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完善经营体系,发挥好政策激励作用。全省严防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在1.6亿亩以上。

春光无限好,奋进正当时。河南省委动员全省上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朝着“两个确保”扎实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编:辛静、黄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许昌:群众的守护者 也有群众守护
  • 中国好人王永甫: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 孕妇突发大出血 交警“铁骑”护航上演“生死时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