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贷款纠纷 别只让年轻人“背锅”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戴先任
近年来,央行陆续出台多项鼓励和推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政策和措施,汽车消费信贷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以汽车为重点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全国各地得到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较大面积的逃债现象出现,由此导致汽车消费贷款纠纷案件大量涌入法院。(据11月28日《法治日报》)
有此类案件的经办法官表示,汽车消费贷款纠纷案件的主体,呈现年轻群体居多、还贷能力高估、躲债意图明显等特点。对于车贷乱象,不能只怪购车人诚信缺失或“冲动消费”,不能只让年轻消费者“背锅”,背后其实受到多重原因影响。
一方面,一些年轻消费者热衷于超前消费,但信用观念相对淡薄,而且过于高估自己的还贷能力,导致他们盲目贷款买车。另一方面,一些金融机构为了抢占市场,业务审核不严,一些汽车销售企业不择手段,诱导消费者购车,还以“零首付”为噱头,诱骗购车人上钩,然后骗他们用汽车按揭融资,同时扣押车辆;有的汽车经销商为了弥补“零首付”的损失,进行捆绑销售,将高价值的汽车保险和配件强行推荐给购车人;还有保险公司急功近利,怠于保单审核……这些都加大了购车人的违约风险。
实际上,使用汽车消费信贷的年轻购车人很多都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他们失去了还贷能力,会让他们在征信系统中留下污点,汽车也可能会被法院强制执行,甚至让他们面临破产的风险,而这也会加大银行不良资产压力与银行业的坏账风险。
对此,消费者要增强防范意识与法律意识,不要相信天上能够掉馅饼,不要听信商家的忽悠,远离“零首付”购车等“消费陷阱”。要加强教育宣传,引导消费者诚实守信、理性消费。同时,要规范汽车消费贷款市场,对违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让金融机构、汽车销售企业、保险公司等相关方面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运行。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对于金融失信行为依法严惩。
形成合力才能避免购车人盲目消费、有力遏制车贷乱象,既维护广大购车人的合法权益,也促进汽车消费贷款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最终实现各方共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