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筑牢产业新支柱 打造经济增长极

10月8日,全省第二期“三个一批”活动举行,郏县闽杰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食品加工项目正式开工。当天,郏县共集中开工25个项目,总投资108亿元,涉及建材、纺织、医药、电气、陶瓷、农业、汽车、电子商务等领域。
这是郏县践行“发展为要、项目为王”思路,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缩影。“十四五”期间,该县共谋划项目833个、总投资360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县新开工项目98个、总投资达273亿元,超额完成全年市级以上重点项目投资目标。
精准务实招引项目
近段时间以来,郏县围绕第十六届豫商大会筹备,共拜访商协会17家,签约了投资20亿元的两岸智能厨具产业园等项目。今年以来,该县共派出招商小分队125批次,对接项目87个,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53亿元。
项目是发展的源头活水。郏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力量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精准务实招引项目,以项目数量质量总量的提升,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加快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步伐。
高质高效谋划项目。郏县围绕打造“中国铸铁锅之都”“河南省重要的电气装备制造基地”“中部地区知名的医用耗材产销基地”“豫西南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品牌,与国家级专家团队合作,科学谋划产业布局。今年以来,全县开展项目谋划培训2次,对360余名招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
聚精会神招商引资。前不久,投资6.8亿元的高端智能智造产业园项目和投资3.6亿元的智能激光切割生产线项目相继落户郏县。该县以“招商引资提质年”活动为抓手,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建立由县级领导为链长,相关单位统筹推进的10个重点产业工作专班,落实精准化、专业化招商。他们绘制完善了机械装备、高低压电气、医用制品3个主导产业和铸铁锅、陶瓷2个传统优势产业的招商图谱,梳理出各产业链条上下游配套产品和市场分布,确定了与该县各类产业相关的52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42家省级以上科研机构,持续开展精准招商。
“四个拜访”全程跟踪。今年以来,该县对重点洽谈项目、签约项目实施挂图作战,先后拜访科研院校21家、产业投资机构18家、重点意向企业68家、行业知名商协会21次。为切实提高项目签约率、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全力做好“后半篇文章”,郏县坚持“企业家至上”“项目为王”服务理念,落实招商引资“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首席服务员”等工作机制,确保招商引资项目从引进到投产全程跟踪。此外,该县在政策、政务、政商、服务方面下功夫,做到项目审批“零障碍”、项目建设“零阻力”、项目服务“零距离”。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为企业全程代办219次,确保项目履约落地、资金到位。
凝心聚力服务项目
一处处施工现场塔吊林立,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走进郏县项目建设工地,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今年10月,闽杰食品有限公司落户郏县,瞄准冰激凌粉、奶茶伴侣等高端固体饮料,浓缩果蔬汁、浓缩乳酸菌、果肉果酱等液体饮料,引进21条国际领先的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日产各种固体、液体饮料400吨,实现年产值7.8亿元,税收12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500个。
公司负责人郑闽杰介绍,该工程项目3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开工前包含项目备案、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环境评价、土地征收等11项手续审批事项,实现水、电、气、路、排水、通信等“六通”,顺利进驻县产业聚集区。
和该公司一样,许多项目的迅速落户都受益于“马上办”和“保姆式”服务。“政府有关部门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让我们在办事过程中节省了很多时间,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无后顾之忧。”郑闽杰对该县的高效率服务赞不绝口。
一方面大抓招商引资,一方面服务项目落地。郏县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按照“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达产”原则,做好要素供给和项目服务保障,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进驻郏县产业聚集区。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该县严格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年评比”工作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重点项目观摩评比,重点检阅工业项目建设情况,现场听取汇报、解决问题、通报排名;建立项目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现场交办,限时办结,加快规划、用地、环评等前期手续办理。46名县级领导联系84个重点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126件(次)。
——健全评比奖惩机制。郏县以“营商环境提优年”和“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坚持将项目建设列入综合目标考核,加大分值占比,完善项目建设考核奖惩办法,拿出150万元对项目建设“四比四看”的乡镇街道、争取中央资金工作的县直单位进行奖励。
——强化协调服务机制。该县整合县营商环境服务中心、项目办、企服办等5个部门和6个领导小组,成立全省首家服务企业专职机构——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同步建设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诉求信息共享服务管理平台,构建了“一块牌子、多支队伍、全部职能”的服务架构,实现资源集合、机构集中、人员集结和企业减负、发展减重、服务减压。
——建设制度保障机制。该县成立项目预审、投融资和标准地出让等工作专班,强化责任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破解项目落地瓶颈,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质。其中,全县工程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由2020年的72个工作日,压减至如今的40个工作日。
如今,总投资28.6亿元的绿色建材综合处置中心项目、总投资22亿元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预计今年建成投产;总投资5.2亿元的广通金属集中氮化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年产1万吨结构件生产等项目顺利开工……一批批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建成,极大地促进了该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郏县县委宣传部 肖应辉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