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靈寶:“綠色+智能” 讓煙葉烘烤進入“無憂時代”

清晨的豫西山區,薄霧輕柔地籠罩著田野。在距離靈寶市區40多公裡的朱陽鎮梁家庄村北塬煙葉專業合作社內,電烤房群安靜地運行著,空氣中飄散的不再是刺鼻的煤煙味,而是淡淡的煙葉清香。
“自從用上電能烤房,烘烤的煙葉質量高了,村裡的空氣也好了,真是生態和效益雙贏。”梁家庄村黨支部書記鄒安治站在電能烤房前,笑容滿面。
電烤房提升了煙葉烘烤品質。張藝童攝
近年來,三門峽市煙草公司靈寶市分公司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聚焦產業增效和煙農增收,大力推進老舊烤房改造和電能烤房建設,推動煙葉生產向全面綠色化、低碳化轉型。一座座智能化、清潔化的電烤房,不僅改變了傳統煙葉生產模式,也深刻影響了煙農的生產與生活。
在朱陽鎮透山村千畝煙葉示范區,煙農們正趁著晴好天氣採收煙葉,歡聲笑語不絕於耳﹔旁邊的電能烤房群內,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將煙葉分類、編杆、裝炕,一片忙碌景象。
煙農王天群種了25年煙葉,對燒煤烘烤的記憶格外深刻。談起改變,他首先提到的是經濟賬:“那時候全靠燒煤,成本壓得人喘不過氣。”他補充道:“拉煤還要跑到幾十公裡外,塬上都是山路,坡多彎急,也不安全,關鍵是煤炭價格也高,一炕煙光煤錢就得千把塊,還不算人工。”
除了經濟壓力得以緩解,更讓王天群感到輕鬆的是人力的解放,“再也不用日夜不停地守著烤房添煤”,他仔細算了一筆賬:以往燒一炕煙葉的成本大約1200元,而今年改用電能烤房后,同樣一炕僅花費650元,成本直降近一半。同時,節省出的時間還能到合作社打工,多了一份收入。
而最讓王天群滿意的,還是電烤房出產煙葉的優良品質。“升溫快、穩溫強、控溫准,烤出的煙葉色澤金黃、油分足,往年很難這麼均勻,現在炕炕都是好貨,能賣上好價錢!”他捧起一把剛出爐的金黃煙葉,臉上寫滿欣慰。
川口鄉趙家溝村的煙農閆培新則對電烤房帶來的變化感觸最深。他回憶起往日的烘烤經歷,不禁感慨:“燒煤的時候,五天八夜不敢離開烤房,兩小時添一次煤,覺都睡不成。採收下批煙葉時還得額外雇人,成本又上去了。現在設定好溫度,手機上看一眼就行,我可以去干別的活兒,一點都不耽誤。”他一邊操作著手機上的智能控制系統,一邊露出欣慰的笑容。
“相比傳統烤房,電能烤房具備節能環保、減工降本、操作簡便、損失率低等多重優勢,深受煙農歡迎。”三門峽市煙草公司靈寶市分公司煙葉生產收購部門負責人孫鵬介紹,電烤房真正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徹底解決了以往烘烤季煤煙彌漫的問題,改善了區域空氣質量。
據了解,近年來靈寶煙區累計改建、新建電能烤房2055座,這些清潔高效的電能烤房,每年可為煙農節省生產成本900萬元以上。它們不僅是煙農增收的“聚寶盆”,更成為靈寶農業節能減排的“橋頭堡”。
物聯網技術的加持,讓烘烤過程實現了遠程監控和智能預警。“以前燒煤烤煙,幾天幾夜不敢合眼。現在設定好程序,自動烘烤,省心省力!”新店村的煙農趙軍輝熟練地打開手機上的“智慧煙葉APP”,30座電烤房的實時溫濕度曲線一目了然。
“一人管一群”成為現實,烘烤管理效率大幅提升。烘烤數據在雲端不斷匯聚、分析、迭代,讓老師傅的寶貴經驗以數字形式得以傳承和煥新。昔日的煤煙土炕已成為歷史,標志著烘烤環節低碳轉型的成功實踐。
電烤房帶來的綜合效益,遠不止於烘煙。在非煙葉季,這些烤房還能用於烘干辣椒、香菇等農產品,實現“一房多用”,顯著提升資產利用率和農業綜合效益。多重收益之下,煙農的熱情被進一步激發,對綠色生產方式的認同感日益增強。
“我們村今年新建了8 座電烤房,徹底告別了煙熏火燎的時代,烤出的煙葉成色好、賣價高,這日子就像這烤房裡的煙葉一樣,越烤越紅火,我對種好煙葉、走上致富道路更有信心啦!”寺河鎮新村煙農魯虎群高興地說道。
為保障煙農輕鬆種煙、體面種煙,三門峽市煙草公司靈寶市分公司積極向上級爭取政策和資金,加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步伐,改變煙區生產生活條件。
告別“煤煙彌漫、日夜操勞”的往日困境,迎來“清潔高效、輕鬆無憂”的全新體驗。綠色智能烘烤不僅解放了人力,更推動了科技創新與綠色發展的深度融合,為傳統農業注入活力,正有力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來源:河南省煙草公司三門峽市公司 作者:王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