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球運動點燃全民健身新熱潮
——鶴壁市以賽為媒推動“體育+”融合發展

7月8日晚,浚縣教育園區綜合訓練館內人聲鼎沸,2025年鶴壁市全民健身季暨匹克球循環賽浚縣賽區決賽在這裡火熱開賽。作為鶴壁市全民健身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賽事吸引了來自該縣7個鎮和4個街道的130名選手參加。
這場覆蓋鶴壁市、歷時近兩個月的體育盛會,不僅展現了鶴壁作為“中國匹克球之城”的獨特魅力,更掀起了全民健身的新熱潮,充分展現了鶴壁市群眾體育發展的蓬勃生機。
創新辦賽,打造全民參與新模式
在浚縣教育園區綜合訓練館比賽現場筆者看到,來自學校、醫院、企業等不同行業的參賽選手們精神抖擻,其中既有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也有意氣風發的中老年人。由市教育體育局、市總工會、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市匹克球協會等四部門聯合打造的2025年鶴壁市全民健身季暨匹克球循環賽,自6月中旬啟動以來,已在鶴壁市掀起一股匹克球運動熱潮。
賽事採用循環賽制,設置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3個項目,為方便群眾觀賽、運動員參賽,賽事特別安排在每天19時至21時舉行。
“我們打破了傳統體育賽事的局限,創新採用政府主導、協會承辦、社會參與的辦賽模式,通過分級組織、層層選拔的方式,讓更多普通群眾有機會站上競技舞台。”賽事組委會負責人介紹。賽事設置4個年齡組別、3個競賽項目,採用“白天工作、晚上比賽”的彈性賽制,既保証了賽事的競技性,又提升了群眾的參與度。
“這樣的賽制設計既保証了比賽的公平性,又讓每一位選手都能充分展現運動技藝。”賽事組委會負責人表示,此次賽事吸引了鶴壁市各鄉鎮、街道的廣泛參與,目前其他縣區的賽事也在同步開展中,預計參賽人數將創歷史新高,充分體現了“全民健身、全民參與”的辦賽理念。
特色發展,擦亮城市活力新名片
鶴壁市匹克球運動的發展堪稱“鶴壁速度”。自2023年引入以來,短短時間內,這項運動已從鮮為人知發展到家喻戶曉。在場地建設方面,鶴壁市採用“因地制宜、便民利民”的原則,通過改建與新建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匹克球場地建設。截至目前,鶴壁市已建成匹克球運動場地800余塊,覆蓋公園球場、校園場館、社區廣場和商業中心的匹克球場地網絡。
目前,市體育公園、桃園公園等場地已成為市民健身打卡地,市千鶴之舞體育館更是達到國際賽事標准。在人才培養方面,市教育體育局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先后邀請世界匹克球聯盟教練團隊來鶴培訓,選派骨干赴外地學習,累計培養骨干力量260余人,為匹克球運動普及推廣提供人才保障。
“以前下班就是聚餐、玩手機,現在每周都要打幾次匹克球,感覺整個人都精神多了。”參賽選手王曉寧說。
像王曉寧這樣通過匹克球改變生活方式的人在鶴壁越來越多。這種快速發展得益於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為推動匹克球運動普及,鶴壁市創新開展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景區、進商超、進企業等“六進”活動,豐富全民健身活動內容。賽事期間,鶴壁市還同步開展了匹克球公益培訓、健康講座、匹克球興趣班等,受到市民廣泛歡迎。同時,利用新媒體平台、社區活動等渠道,廣泛宣傳匹克球運動知識和文化,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產業聯動,打造融合發展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賽事還吸引了多家本地企業參與。河南給力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同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本土企業,我們為賽事提供了專業裝備支持,更借此契機推廣了公司品牌。”這生動展現了“賽事搭台、經濟唱戲”的融合發展新模式。
這種“體育+產業”的模式,正在成為鶴壁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鶴壁市在推廣匹克球運動之初,就前瞻性地把構建匹克球產業鏈條作為推動匹克球運動發展和壯大的重要支撐點,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雙輪並進,加快匹克球產業在鶴壁落地發展,成功培育了完整的匹克球產業鏈條。
展望未來,描繪全民健身新圖景
7月下旬,全民健身季暨匹克球循環賽總決賽將在市千鶴之舞體育館舉行。屆時,來自各縣區的精英選手將同台競技,為市民呈現一場體育盛宴。市教育體育局致力於將這項賽事打造成為鶴壁全民健身的品牌活動,讓運動成為市民的生活方式,讓健康成為城市的文化基因。
隨著匹克球運動的蓬勃發展,鶴壁的城市氣質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清晨的公園、傍晚的社區,隨處可見揮拍運動的矯健身影﹔周末的球場、節假日的體育館,處處洋溢著運動的歡聲笑語。這項兼具競技性與趣味性的運動,正在重塑城市的生活節奏,成為展示鶴壁活力與魅力的重要窗口。
展望未來,鶴壁市將持續深化體育強市建設,探索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發展之路。一方面,積極對接國家體育總局,爭取承辦全國性匹克球賽事,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體育IP﹔另一方面,持續推動“體育+”融合發展,培育體育旅游等新業態,通過構建“賽事引領、產業支撐、全民參與”的發展格局,為北方美麗城市建設注入持久動能。(來源:鶴壁市委宣傳部 作者:肖莉萍 秦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