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渣園鄉:開展“青春賦能,守護成長”七彩假期活動

7月8日,在郟縣渣園鄉十裡鋪村小學院內,“數字抱團”“智慧搶凳”等趣味游戲點燃現場,志願者們與孩子們在輕鬆互動中迅速打破隔閡。孩子們根據指令迅速組隊,在“尋找同伴”的過程中感知團隊的溫度﹔在“智慧搶凳”環節,隨著哨聲響起,孩子們圍繞凳子敏捷轉圈,在競爭與禮讓間展現童真智慧。
武漢文理學院的志願者帶領孩子們做游戲。郟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游戲環節過后,武漢文理學院志願者譚登允結合郟縣地域特點與夏季安全隱患,以PPT情境講解+警示視頻+互動體驗展開安全教育。通過PPT演示標注危險水域分布、鄉村道路隱患點,圖文並茂講解防溺水、交通規則、用電安全核心知識﹔通過觀看視頻警示動畫短片,直觀呈現野外游泳、闖紅燈、濕手觸電器等行為的潛在危害﹔在總結環節,通過設置互動問答“安全知識擂台賽”,以搶答、情景模擬等形式強化安全知識,在趣味教學中理解“安全無小事”的內涵,讓孩子們樹立“生命安全至上”理念,引導他們將安全意識轉化為日常行為准則,筑牢暑期安全防護網。
在閱讀分享環節,志願者宋哲言以《綠野仙蹤》為引,開啟“尋找內心的勇氣寶石”閱讀分享會。趣味問答剖析書中隱喻,孩子們踴躍舉手、思維碰撞,在文學世界探尋勇氣真諦。分享會尾聲,孩子們自發圍坐的討論,讓閱讀的種子,在交流中悄然扎根、萌芽,滋養著少年們的精神世界 。
“俺是土生土長的十裡鋪村人,常年在外求學,現在武漢文理學院任教。原來常在湖北省附近市縣搞志願服務,工作之余總想為家鄉做點什麼,今年便有回家鄉搞志願服務的打算,如今總算實現自己多年的夢想。最近幾天,我們‘青衿之志’志願服務隊將持續開展非遺手工體驗將傳承文化根脈,科普實驗展演將解鎖科學奧秘,法治情景劇將播撒法治種子……,以青春賦能鄉村教育,用知識與陪伴,守護少年逐夢旅程。”該志願服務隊負責人張曉冬說。
“武漢文理學院的的老師和志願者們的到來,讓十裡鋪村的孩子們享受安全的七彩假期生活。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該村支書趙俊峰同志說。
此次活動從6月29日開始,持續開展15天時間,由武漢文理學院政法學院“青衿之志”志願服務隊組織開展。此次活動以“多彩假期·成長相伴”為主題,課程將涵蓋作業輔導、安全教育、手工創作、音樂賞析、體育活動、法律小課堂、科學小實驗等多元內容,以青春之姿,為60余名青少年編織暑期成長的斑斕圖景。(來源:郟縣縣委宣傳部 作者:孫文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