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社旗縣:黨建引領 蔬菜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2025年07月01日16:47 |
小字號

仲夏時節,豫西南廣袤的大地生機勃勃,無邊光景時時新,鄉野鋪展開一幅產業興旺、百姓富足、鄉村和美的全面振興圖。

6月24日,從社旗縣城沿著G234國道南下,走進河南省首批鄉村振興示范鎮的社旗縣李店鎮,微風過處,蔬果飄香,一望無際的蔬菜基地十分顯眼:一座座蔬菜大棚猶如巨龍盤臥,棚內的西紅柿、西瓜等瓜果長勢喜人﹔數萬畝的露天蔬菜、青豆等郁郁蔥蔥。李店鎮從山東壽光招商引資引進的滿義設施蔬菜基地迎來黃瓜、彩椒、西紅柿等時令蔬菜採收季,基地裡一派豐收繁忙景象,務工群眾正緊鑼密鼓地忙著採摘、分揀,裝箱運往香港、廣東等地銷售。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近年來,李店鎮因地制宜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賦能鄉村振興。通過流轉土地建設蔬菜基地,施行“合作社+基地+農戶”運營模式,使群眾實現務工、托管和低租金三項疊加收入,走出了一條周期短、可發展、見效快的增收致富新路子。時下,在2600畝的福之口蔬菜基地,一茬上海青、苔菜豐收后,實施“青豆與蔬菜輪作”種植新模式而種植的青豆長勢茂盛,已經開花,實現了對土地的改良利用,帶動群眾參與種植、管理與採摘,現務工人數每天達到300余人,全年累計帶動周圍村2300余名群眾就業增收。該輪作模式不僅能創造經濟效益,還能實現生態效益,又可以帶動更多農戶就業,提高村民的就業和創業能力。

“現在年齡大了,外出打工活不好找,錢不好掙。我在這基地干活很輕鬆,每天能掙100元左右。”王庄村村民朱麗娟在蔬菜基地建設之前一直在外務工,得益於蔬菜基地的建設,她將自家4畝多土地流轉后再到基地務工,現在不僅可獲得每畝800元的土地租金,足不出村還可務工掙錢補貼家用。

自“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李店鎮黨委、人大、政府召開黨政領導班子聯席會議,形成共識,以產業振興賦能鄉村振興,按照“蔬菜、林果、畜牧、中藥材”四大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尤其是立足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為基地投資建設生產路、地埋管、生產橋等基礎設施,並邀請農業專家對蔬菜種植技術進行培訓,推動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使蔬菜產業真正成為富民產業。

李店鎮做大做強蔬菜產業,先后成功招引了深農集團、山東壽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晨陽光商貿有限公司,持續培育壯大蔬菜產業,在鎮域內形成了以深農集團、滿義設施蔬菜、博晨陽光、種德供港蔬菜為龍頭的蔬菜種植區,以全域黨建為引領,在黨員干部、人大代表的率先垂范下,先后建成了6個產業基地,帶動了下郭村、獅子庄村等蔬菜專業種植村8個,蔬菜經營主體12家,參與種植農戶1500余戶,帶動3000余人在產業基地務工。輻射帶動了周邊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承包經營、技術培訓、股份幫扶等方式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鎮蔬菜產業面積大2.1萬畝(其中,設施蔬菜面積6000畝、露天蔬菜面積16000畝)。2019年和2020年省、市兩級特色農業現場會在該鎮召開,李店鎮“宛東第一蔬菜大鎮”品牌初具效應。

“近年來,農業大鎮李店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上持續加力,扎實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提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水平,加快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聚力打造更高質量的‘鄉村振興示范鎮’樣板。”李店鎮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來源:社旗縣委宣傳部 作者:常杰敏 祁義黨)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博物館銅鏡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