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夏文化論壇在洛陽舉行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洛陽11月18日電(記者肖懿木)11月16日至17日,2024夏文化論壇在洛陽市二裡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陝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鄭州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代表參會。
本屆論壇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考古學會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主辦,“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課題組、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二裡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承辦,旨在推進“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重大課題實施並階段性結項,加強對夏王朝歷史的全面認識,促進夏文化傳播。
長期以來,洛陽深度融入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以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國家課題,共有14個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建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3處,數量居全省前列。開幕式上,龍門石窟研究院黨委書記余杰表示,此次論壇一定能為夏文化考古和研究匯聚更多智慧和力量,用扎實的田野工作釋放文化潛力,深化學術研究和管理融合發展,為群眾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貢獻力量。
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孫英民在致辭中表示,自2019年考古中國夏文化項目啟動,夏文化研究進入了新的階段。夏文化研究始終以學術課題為主導,多學科聯合攻關,在年代學、古生物學、古環境學等多個學科取得了重要突破。其中,早期夏文化遺址的考古發現,豐富了對早期國家形成機制的認識。這一系列的新發現,為夏文化早期國家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認識。“未來夏文化相關研究要繼續堅持目標導向和課題導向,注重多學科相結合與科技創新團隊的建設,加強關鍵遺址的發掘與闡釋工作,推進文旅文創融合發展,促進夏文化研究成果早日惠及民眾與社會。”
“在考古學進入中國之前或剛進入中國之初,相關研究將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指認為仰韶文化。后來發現了二裡頭遺址,如今有了二裡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有關出版物逐年增多,遺址內容也日益豐富,我們在認識上有了極大提高,相關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國考古學會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唐際根表示,目前仍然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像夏王朝內部的各種問題等,都有待進一步拓展、深化與研究。“希望通過本次會議,將夏文化、夏王朝的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河南是夏文化研究最獨特的地方,夏文化研究分布的主要范圍是在河南地區,中原引領這樣的格局也是在河南形成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王巍表示,這與河南農業的發展、史前文化深厚的積澱密切相關。因此,夏王朝誕生前的背景、豫東地區的作用非常值得研究。在項目研究學習中,王巍建議應建立自主知識體系,既要了解國外技術、方法理論,又要從中國實際情況出發,走出自己的道路,通過大家持續不斷的努力來推動夏文化的研究。
“作為省級文物部門,我們將持續重視支持夏文化研究,建好國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搭建平台做好服務,與各位專家學者一道共同推動夏文化考古研究闡釋傳播,傳承弘揚工作,爭取將這項工作推向一個新台階。”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張慧明表示。
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田野考古——夏文化相關重點遺址考古工作成果”等主題進行了成果分享與學術交流,為夏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資料、開拓了新視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