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科技春耕圖”在廣袤田野鋪展

——從春耕一線看農業強國建設之二

常 欽 張文豪
2024年03月24日08: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建設農業強國,基本要求是實現農業現代化。

  3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我國有14億多人口,糧食安全必須靠我們自己保証,中國人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加大良種、良機、良法推廣力度,在精耕細作上下功夫,進一步把糧食單產和品質提上去”。

  科技裝備強是農業強國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科技裝備已成為糧食連年豐收的重要保障。

  春管春耕一線,農民辛勤耕耘,農機馳騁沃野,良種、良機、良法配套,一幅幅“科技春耕圖”在廣袤田野鋪展。

  科技“慧種田”

  更多科技要素向田野集聚,全鏈條挖掘單產提升潛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創新”。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邁進了世界第一方陣,但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這要求我們必須以應用為導向,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提高我國農業科技水平。

  春管春耕一線,各地區各部門把大面積提升糧食單產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選育推廣高產抗逆品種,集成推廣合理密植、水肥一體等高產技術,更多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向田野集聚。

  向良種要產量,產得出更產得好。

  春分麥起身。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小麥大面積單產提升示范田裡,種糧大戶周朋說:“春管用上新技術,變量施肥、節水灌溉、病虫草害防治,小麥長勢喜人。”

  “好收成離不開好種子。我種的‘鎮麥’中強筋小麥,預計畝產比去年增加20公斤,收購價每公斤也能高5分錢。”江蘇省句容市邊城鎮種糧大戶嚴秀林說。今年邊城鎮種植了2.2萬畝小麥,九成是“鎮麥”系列品種。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隨著種業振興行動扎實推進,目前我國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超過45%。為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的種業根基,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推出了一批優質綠色水稻小麥、耐密宜機收玉米、高油高產大豆、優質短季棉品種。

  良種播下良法跟上,挖掘糧油單產潛力。

  機械浸種、溫室催芽、大棚育秧……江西省上猶縣東山鎮元魚村,高標准育秧工廠內一條條育秧生產線有序運轉。“種子統一提供,技術專人指導,流水線精准播種,每天可加工秧盤6000盤”,負責人余茂林說。今年上猶縣早稻播種面積達6.4萬多畝,縣裡在8個鄉鎮推廣建設育秧中心,全力保障早稻用秧需求。

  秧好一半禾。工廠化育苗在全國多地推廣,對穩定早稻面積、提升單產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農業農村部遴選發布精密播種、水肥精准調控等主推技術296項,持續推進全國糧油綠色高產高效行動,全環節、全過程挖掘糧油單產潛力。

  春管裝上“數字引擎”,智慧農業大顯身手。

  促弱控旺、培育壯苗、植保作業……正是小麥田間管理關鍵期。空中無人機、地上攝像頭、地下傳感器,再加上物聯網,在麥田裡裝上“千裡眼”“順風耳”,會種田已經變身“慧種田”。山東省平原縣土地魯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經理陳慧芳點開手機上的智慧農業管理平台,農作物生長情況一目了然。目前,公司服務的2萬畝麥田已基本實現智能化設備覆蓋。

  智慧農業成為今年春管春耕的一大亮點。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在耕種管收各環節廣泛應用,大田種植信息化率達到26.4%。

  農機“加速跑”

  為春耕生產提供裝備保障,也為推進農業強國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配套推廣先進適用科技和高端農機裝備”。

  “效率太高了!500畝油菜田,3名無人機作業手上門服務,3個小時就完成了藥肥噴洒,一畝地節省20元成本。”湖北省廣水市長嶺鎮蔡畈村油菜田裡,種植大戶江國強由衷贊嘆。

  農機給力,種地省力。在春管春耕一線,天上飛的無人機,地上跑的北斗導航翻耕機,都成了種糧好幫手。截至目前,全國裝有北斗定位作業終端的農機裝備已超過200萬台(套)。

  技術新、裝備強,不斷優化升級的現代農業機械,既是春耕生產的裝備保障,也為推進農業強國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以前春耕‘鋤頭不停歇’,現在是‘農機不停歇’。”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冀名峰介紹,今春預計全國將有2300多萬台(套)拖拉機、耕整地機具、播種機及水稻育插秧機等農機裝備投入生產作業。農業農村部在農機方面重點加快高性能播種機推廣應用,提高種植密度、確保機播質量,為糧食豐產豐收搭好架子、夯實基礎。

  因地制宜,加快補齊農機裝備短板。

  雲南省昭通市有著典型的山區農業。今年春耕,小型拖拉機、軌道運輸機等成為主角。

  “山地用上小農機,耕種、施肥都省時省力。”昭通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崔榮說,市裡積極探索和引進新型的適用小微型農機裝備,軌道運輸機解決了化肥、種子等農資的運輸難題,全市已安裝軌道2.6萬余米。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作為重點,大力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2023年以來,通過專項支持開展樣機試制和田間試驗推廣,已有丘陵山地履帶式拖拉機、油麥兼用播種機、山地玉米播種機等在四川、貴州等地開展田間實地應用。

  緊盯農時,農機生產跑出“加速度”。

  春耕大忙,不隻在田間,也在車間。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生產設備飛速運轉,每隔幾分鐘就有1台“東方紅”拖拉機下線。

  加快生產、加急發運,一台台拖拉機發往各地。農機銷售也迎來旺季,各地的農機產品推介會吸引不少農民前來選購。

  “現代農業生產,必須配備現代化的科技裝備。”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劉錄祥說,作為農機生產制造和使用大國,我國農業機械裝備高質量發展正在加快推進,通過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兩端發力,突破關鍵技術,拓展應用場景,農機裝備產品體系日益豐富,目前可以生產4000多種農機產品。

  服務更貼心

  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裡”,讓種糧農民用上先進農業技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農民掌握先進農業技術,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要鼓勵發展各類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組織,創新市場化農技推廣模式,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裡’”。

  據測算,在生產條件相同、投入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提高農業技術到戶率,糧食單產提高幅度可達10%以上。春管春耕一線,各地促進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條件建設,把先進適用技術送到種糧農民手中。

  ——專家把脈開方,科技服務跟上。

  河南省長葛市和尚橋鎮賈庄村田頭,綠油油的麥苗隨風搖曳。

  “你瞧,現在是小麥拔節初期,得加強水肥精細管理,促苗早發快長,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數……”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駐村服務專家陳建玲給種糧大戶開出“藥方”。長葛市農業農村局共派出56名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面對面進行技術培訓和田間指導,加強科學春管,助力小麥生產。

  包村聯戶服務,農技專家奔忙在春管春耕一線。今年立春以來,全國累計已有近25萬名農技人員奔赴田間,山東、河南、湖北、湖南等多個省份發布小麥、油菜等各類春管指導意見。

  ——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

  湖北省廣水市李店鎮河西村,平朝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易平朝正和村民一起,將一袋袋肥料運到三輪車上。“這是市農業農村局示范推廣的新型水稻配方緩釋肥,可以少追一遍肥,畝產還能增加50公斤。”易平朝說。

  依托全國7000余個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集成示范和推廣應用﹔圍繞小麥抵御春旱、春播注意事項等,中國農技推廣信息服務平台開展線上線下服務10萬次,發布農情4.8萬條,總瀏覽量達到100萬。

  ——齊抓共管,防災減災抓細抓早。

  春耕時節,河北省保定市農業農村部門與氣象部門加強會商聯系,發布農業氣象專報,通過微信小程序、微博、短信等為種植戶提供“直通式”服務。保定市滿城區氣象局建成自動氣象站12個,氣象預警大喇叭141套,覆蓋全區各行政村。

  據介紹,農業農村部將緊盯“倒春寒”、春旱、漬澇等災害,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早落實防御措施。加密病虫監測,分片區分作物分病虫推進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最大限度減輕病虫危害。

  迎著春光,播撒希望。聚集新要素,激發新動能,各地區各部門全力推進春季農業生產,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責編:辛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探訪殷墟博物館新館 感知偉大商文明
  •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的“新寶藏”
  • 冰天雪地 眾藝人齊聚馬街鬧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