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人民日報看河南

代表委員熱議

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趙夢陽
2024年03月11日17: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導激勵廣大群眾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億萬農民的殷切期盼。

  今年全國兩會,鄉村全面振興成為熱議的話題。代表委員表示,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夯實糧食安全“壓艙石”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首要任務。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是支撐中國穩健發展的底氣。”河南省唐河縣儀勇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海國勇代表表示,多年來,鄉親們積極運用現代農業科技,實現耕種、植保、收獲、烘干全程機械化,糧食產量大幅提升,農業效益不斷提高。

  “要進一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河北柏糧糧食儲備集團有限公司綠色儲糧課題研究組組長尚金鎖代表建議,進一步完善糧食價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的政策體系,全方位提高種糧積極性和收益。目前,尚金鎖代表正帶領團隊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在小麥綠色保鮮儲藏上尋求突破,不僅讓人們“吃得飽”,而且要吃得安全、綠色、健康。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貴州省六盤水山海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世瑤代表說,技術指導和優良種子保証了產量和品質,農產品賣得好,才能讓農戶切實享受到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紅利。李世瑤代表表示,將繼續與合作社農戶一起探索更加高效、成熟的供銷模式,讓好產品賣上價錢、邁向市場。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

  “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院長沈艷芬代表介紹,恩施州宣恩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近年來依托優勢自然資源和少數民族特色文化,以穿城而過的貢水河為軸心,建成全省首個以縣城為支撐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僅2024年春節期間就接待中外游客103萬人﹔該縣還著力發展富硒特色農業,做強伍家台貢茶、貢水白柚、宣恩火腿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建成特色產業基地80多萬畝。“硒產業和生態旅游康養是恩施州兩大特色產業,我們將因地制宜,牢牢把握優良生態環境這個優勢資源,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沈艷芬代表說。

  “壯大鄉村富民產業,要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打造優質產業鏈。”紅茶源於中國,在國際茶葉市場佔比七成以上,中國紅茶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廣泛消費基礎。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之星正山小種紅茶茶業專業合作社發起人江元勛代表建議,發掘全國各地紅茶產區的茶樹品種、制作工藝、自然生態等特色資源,強化紅茶產業省際協同和各產區的全產業鏈標准化建設,面向國際市場建立終端體驗和傳播體系,扭轉中國紅茶長期為國際品牌代加工的貿易方式,促進中國紅茶行業整體競爭力和附加值提升,以紅茶產業為抓手,以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山東大學金融研究院院長陳增敬委員表示,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規模化、集聚化發展趨勢明顯,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正加快構建,但價格波動和自然災害等對產業體系的影響仍然存在,建議構建一套科學高效的農業風險管理體系,做好農業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駕護航。

  “農村基礎設施是農民生產生活最基礎、最重要的條件,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總規劃師吳晨代表說,在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的同時,還應建立健全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機制,明確管護責任、管護主體、管護方式、管護經費來源等,確保農村建設項目長期穩定發揮作用。

  持續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實現鄉村有效治理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江西省萍鄉市萬龍山鄉茅店村坐落在武功山風景名勝區山腳下,走進村庄,道路兩旁滿目青蔥,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全國文明村——茅店村歡迎您”招牌醒目。“我們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思想道德建設,讓村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日子越過越紅火。”茅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譚新萍代表說,茅店村不斷健全完善村規民約,涵蓋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移風易俗等內容,遏制酒席大操大辦、盲目攀比高價彩禮等現象,積極向上的生活氛圍不斷形成,村民的凝聚力不斷加強。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我們積極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矛盾糾紛調解方法。2023年成功調解各類糾紛1215件,調解成功率達98.3%。”三江侗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陳震代表介紹,該縣通過搭建專業平台、拓寬溝通渠道、促進多方參與,有效為基層治理賦能。

  “這幾年我們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建起農耕文化館、農民大舞台和紅色書店,還成立了大灣文藝隊,連續舉辦‘村晚’,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加強,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余靜委員建議,從政策層面試點以鄉村為單位整建制規劃鄉村文化資源,建設鄉村公共文化綜合體,加大對農村文化活動和文藝工作者的支持力度,激發農村公共文化內生動力。

  (本報記者常欽、邵玉姿、王洲、李卓爾、林子夜、李洋、劉博通、肖家鑫參與採寫)

(責編:楊曉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探訪殷墟博物館新館 感知偉大商文明
  •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的“新寶藏”
  • 冰天雪地 眾藝人齊聚馬街鬧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