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我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鄉村建設從“一片美”向“整體美”提升

常 欽
2024年01月26日07: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鄉村建設從“一片美”向“整體美”提升

  核心閱讀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美麗中國建設。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扎實有序推進鄉村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把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村庄環境基本實現干淨整潔有序,農民群眾環境衛生觀念發生可喜變化,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村容村貌持續改善,農民生活品質穩步提升

  干淨平整的村道,寬敞整潔的休閑廣場……說起村裡的變化,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邕寧區新江鎮那灶坡村村民劉運雄連連點贊:“村裡的環境好了,生活更加舒心了。”

  晚上8點,村裡休閑廣場的燈光亮起來,音樂響起來。“這裡是鄉親們鍛煉身體、孩子們游戲的好地方,快過年了,廣場舞隊正排練‘村晚’節目呢!”劉運雄說。

  過去的那灶坡是另一番光景。錯車會車不方便,路旁半米高的雜草遮擋視線。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后,道路拓寬了,路旁加裝了圍欄,重新做了綠化,村庄環境大變樣。

  老問題解決,新問題又來了。這幾年村裡人的小汽車越來越多,但由於沒有停車場,車輛隨意停放。為解決這一問題,村干部聽取鄉親們的建議,改造廢棄的舊房、空地,修建了兩個停車場。

  村容村貌變好了,村民們對生活環境有了更高追求。過去,很多鄉親圈養、散養禽畜,家禽家畜糞便隨地排,嚴重影響環境衛生。

  居住和養殖如何分離?那灶坡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中找到了解決辦法——將各家禽畜籠舍統一遷至村庄外圍,劃定專門的養殖區域。人畜分離以后,村裡的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集中養殖也讓村民方便管理,擴大了養殖規模。

  “鄉村建設有序推進,農村面貌持續改善,村庄清潔行動成為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農業農村部鄉村建設促進司相關負責人說,截至目前,全國95%以上的村庄開展了清潔行動,14萬個村庄得到綠化美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庄環境基本實現干淨整潔有序,農民群眾生活品質穩步提升。

  河南省上蔡縣因地制宜,對全縣460個行政村、1568個自然村開展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完成“四美鄉村”創建151個,新建“四美庭院”4.86萬戶,鄉親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

  “這幾年老家變化太大了,村裡的花園、果園、菜園、游園多了不少。”上蔡縣邵店鎮高李村返鄉大學生高林森創作了一幅牆畫《未來的高李村》,他感慨道:“希望的田野上,暢享鄉村生活,鄉親們的日子一定能越過越美。”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點任務,是農民群眾的深切期盼。”農業農村部鄉村建設促進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要加大村庄公共空間整治力度,衛生清潔與綠化美化結合,持續開展村庄清潔行動。因地制宜提高標准,突出清理村路兩旁、河道溝渠、背街暗巷等重點區域。引導農民群眾通過栽植果蔬、花木等綠化、美化庭院。

  辦好關鍵小事,提高人居環境舒適度

  “經過整治,咱村的污水處理池不外溢了,溝渠內也沒污水了,住著舒坦多了。”山東省梁山縣大路口鄉雙廟村村民李萍說。

  去年9月,不少鄉親反映雙廟村東南角一條溝渠內污水較多,散發異味。為找到問題源頭,縣裡相關部門沿著溝渠一路查看。原來,由於天氣炎熱,村民用水量加大,再加上剛下了幾場雨,村裡的污水處理池部分未處理污水出現了外溢。

  摸清情況后,雙廟村村干部調度抽水車輛,排掉溝渠內的黑臭水體,縣水務局等部門對污水處理池日處理能力進行調整,處理池很快就正常運轉,溝渠內的污水也沒了蹤跡。

  小廁所大民生。近年來,山東省嘉祥縣推進農村改廁質量規范升級,解決不好用、不管用等突出問題。

  “旱廁改成了水沖式廁所,方便又衛生。”馬村鎮后馬西村村民孫明月說。

  為鞏固提升改廁成果,嘉祥縣投入300余萬元,通過安裝“壁挂式水箱+保溫水管+坐便器”等方式,對部分農村廁所沖水設施進行提升改造,解決部分沖水設施保溫性能差、冬季不能用等問題。同時,嘉祥縣在農村公廁加裝了伴熱設施,對供水管道進行了保溫處理,保障全縣299座公廁沖水設施冬季不結冰、24小時正常運行。

  改廁、污水垃圾治理等關鍵小事與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經過不懈努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目前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3%,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穩定在9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40%以上。

  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研究員楊東霞說,下一步要對標“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要求,從農民最迫切的現實需要入手,循序漸進推進農村改廁,協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開展美麗宜居村庄創建示范,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舒適度。

  健全管護機制,促進人居環境常態化治理

  一大早,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丹江村脫貧戶鄧志萍就來到負責區域清掃。作為村裡的保潔員,鄧志萍從事這個公益性崗位工作6年多了,“眼瞅著村庄變美了,我還能在家門口就業,挺好的。”

  丹江村設置公益性崗位是安源區完善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的一個舉措。安源區從全區脫貧監測戶中擇優選擇保潔員,集中培訓后負責村內垃圾鏟除、清運等工作,促進就業增收,美化鄉村環境,一舉多得。全區共開發了280個村級公益性崗位,人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安源鄉村逐步實現由“一片美”向“整體美”提升。

  為了讓鄉村人居環境“一直美”,安源區實行“一周一調度,一月一排查,一季一評比”的長效管理機制,各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推動村民積極踐行垃圾分類,自覺做好人居環境“門前三包”。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重在農民參與。”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研究員申鋒說,要鼓勵各村將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維護村庄環境等納入村規民約,對破壞人居環境行為進行批評教育和約束管理,引導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深入開展美麗庭院評選、環境衛生紅黑榜、積分兌換等活動,提高村民維護村庄環境衛生的主人翁意識。

  浙江省安吉縣天子湖鎮高禹村的共享菜園裡,蘿卜、菠菜等蔬菜長勢喜人,認領了菜園的吳芳正在給大蒜苗追肥。

  吳芳說,共享菜園原來是片荒地,雜草叢生。去年5月,村裡對該區域進行雜草清理、雜物清運、土地平整,將其分割成一塊塊菜地,免費分給鄉親們種菜。

  共享菜園誰來種?村民們協商討論,將菜園免費認領條件與遵守村規民約、美麗庭院建設、人居環境提升、垃圾分類等挂鉤,免費認領的村民需在以上方面表現良好,並承諾負責共享菜園的環境衛生。“通過創新舉措,引導農民主動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中,實現農村人居環境由‘短期清臟’向‘長期清潔’轉變。”天子湖鎮鎮長陳易新說。

  農業農村部鄉村建設促進司相關負責人說,健全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是常態化長效保持村庄環境干淨整潔有序的關鍵。今年將進一步指導各地落實管護清單公示制度,與鄉村治理相結合,用好積分制、數字化等務實管用辦法,積極推動農村廁所、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設備與村庄保潔等一體化運行管護,做到建好管好,好事辦好。

(責編:霍亞平、黃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人民網記者探訪鄭州智能傳感谷
  • 麻花庄裡“搓”出好日子
  • “西峽香菇”飄香“一帶一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