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河南各地

河南鎮平:發展特色經濟建設和美鄉村

2023年03月14日17:53 |
小字號

近年來,河南省鎮平縣立足縣域實際,深挖特色農業潛力,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積極做好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走出一條高質量的富民強縣之路。

眼下,打好“玉、魚、花、面”四張牌,已成為鎮平縣實現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載體,電商、文旅的融入加持,為這四大產業賦予了新的內涵和生命力,也讓“美麗經濟”美出了新花樣。

直播賣玉器雲端俏銷

日前,筆者來到鎮平縣石佛寺鎮玉之友專業玉器市場,還未進門就聽到熱鬧的聲音,原來是直播達人們手持直播杆對玉器進行講解,還有相互砍價的,市場內跟趕集一樣熱鬧。

“老鐵們,今天是活動的最后一場直播,請抓緊時間下單,錯過就會后悔一年……”直播達人劉瓊對著手機屏幕,用略顯沙啞的聲音跟“粉絲”交流著。

“90后”劉瓊是個典型的“小鎮青年”,他借助手機直播,讓自己和家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每天早上7點,劉瓊簡單吃過早飯,就拿著直播工具來到玉之友專業玉器市場,從上午8點到下午6點,劉瓊和媳婦兩人各播半天。經過多年的堅持,夫妻倆每月有近兩萬元的收入。

鎮平玉雕歷史悠久,是遠近聞名的“中國玉雕之鄉”,玉雕產業是當地的富民產業。該縣規劃建設的玉文化博物館、珠寶玉雕學院、玉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項目,為推動玉產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豐富和延展全產業鏈要素,從原料採購到設計創意、生產加工、文化研究、人才培養、品牌創建、質量檢測、宣傳推廣,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體系。同時,打造市場規范體系,強化市場規范管理,健全產品質量監管,完善誠信體系建設,實施“玉+”戰略,推動玉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形成玉文化產業集群。

錦鯉“坐”電車進城“趕集”

美玉在網上售出后快遞發貨,這已經司空見慣,然而,在網上買活蹦亂跳的錦鯉,你嘗試過嗎?

在鎮平縣侯集鎮的長彥觀賞魚養殖基地內,工人們正在往兩輛快遞車上搬運即將發往鄭州的箱子。讓錦鯉“坐上”物流車到全國各地,李長彥還真敢想,村裡人起初說他是個“暈子”。李長彥和村裡的年輕人經過研究和反復試驗,設計了一種為錦鯉量身打造的“安居房”。就這樣,小錦鯉“坐上”電商快車進入千家萬戶。

一個人富不算富,全村人都富才算富。長彥觀賞魚公司通過“黨支部+公司+貧困戶”的模式,以入股分紅、到戶增收、電商帶貧等途徑,帶領鄉親們走上了致富路。家家有魚塘、戶戶養錦鯉,美麗的錦鯉“游”出了奔小康的大產業。

鎮平通過搭建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構建縣域電商生態鏈,實現“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目前,全縣電商從業人員3萬余人,電商網店總數2.2萬家,2022年電商年交易額突破317億元,縣域經濟發展搭上互聯網“電”車,發展模式在轉型升級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花為媒發展“花經濟”

每年三四月份,踏青賞花是人們周末出游的必選項。賞花拍照、休閑娛樂給城裡人帶來了樂趣,也讓農村人收獲了“真金白銀”。

該縣老庄鎮的萬畝櫻桃基地、紅嶺山運動公園等圍繞獨特的民俗風情,打造瓜果採摘、苗木觀賞、休閑垂釣和農家餐飲等配套設施,讓游客玩得好、吃得好,成為人們周末近郊游的首選地。

鎮平縣以花為媒大力發展“花經濟”,各鄉鎮紛紛依靠各自特點優勢,挖掘和打造亮點,做活生態觀光農業,打造鄉村文化旅游品牌。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持續增加村集體收入,實現農旅結合發展,讓一、二、三產業良性互動,走出了一條生態+農業帶動經濟發展、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路子。

“一碗面”拉動鄉村大產業

走進鎮平縣想念食品產業園,8座“身高肚圓”的糧倉映入眼帘。在日產能1500噸的面粉生產車間裡,工人操控著智能化機器忙個不停。一粒粒精挑細選的小麥,經過20多道工序變身為數十種面粉、400多種挂面、熱干面、燴面,在全國各大商超都有銷售,深受廣大城市消費者青睞。

想念食品以全縣各鄉鎮村集體為依托,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龍頭企業建立三方合作,引進供應鏈金融,由龍頭企業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從糧食種植的耕、種、管、收四個環節深度合作,打造糧食安全生態閉環系統。

鎮平縣圍繞“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科技+金融+黨建”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以想念農場建設為抓手,通過“直營型”“緊密型”和“訂單型”3種建設模式,建設想念農場60萬畝,預計可為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實現了多方共贏。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鎮平縣深挖潛力,優化資源配置,主動適應新的發展形勢,積極科學規劃產業布局,讓老產業煥發出新生機,也讓群眾在眾多產業發展中獲得“紅利”,過上更加幸福的日子。

(來源:鎮平縣委宣傳部 譚亞廷)

(責編:霍亞平、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中原大地春耕忙
  • 古城開封 全民“悅讀”成新時尚
  • 雪落王屋山 春雪江山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