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鋼市錨定“十個發展” 讓宏偉藍圖在鋼城大地變成美好現實

星光不負趕路人,最是奮斗動人心。
值此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舞鋼市堅持“就高”定目標、“就低”固底板、“從細”明措施、“從嚴”抓調度,發展提速賦能、提質增效,呈現直道沖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的強大勢頭。
面對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舞鋼市時刻銘記“國之大者”,始終站位發展全局,經濟環境及各項事業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圍繞‘守底線、抓重點、促發展’的工作思路,舞鋼市錨定‘十個發展’並明確路線圖、任務書、責任狀,堅持項目為王,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營造‘以發展重振雄風、以發展凝聚人心、以發展贏得未來’的濃厚氛圍,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重要指示,以黨建第一責任引領和保障發展第一要務,高質量推進‘兩示范、四標杆、一樣板’重大工程,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舞鋼新篇章。”舞鋼市委書記劉文祥說。
經過不斷探索實踐,舞鋼市上下深刻體會到抓經濟、促發展核心在於加強黨的領導、凝聚各方力量,樹立“干”的導向﹔前提在於遵循經濟規律、把准時代脈搏,做足“謀”的文章﹔關鍵在於工作理念對路、瞄准靶心發力,堅持“高”的標杆﹔根本在於錘煉過硬本領、壓實各方責任,干出“實”的業績﹔重點在於強化創新驅動,深化改革開放,開創“新”的局面。
2021年,舞鋼市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指標均居河南省前列,在平頂山市12個縣(市、區)中排名第一,營商環境首次評價、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分別位居全省第26位、第10位。今年前5個月,該市16個省重點和35個平頂山市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完成投資70.4億元,佔年度投資目標的50.9%,完成投資額及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均位居平頂山市各縣(市、區)前列,獲評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全國信訪工作示范市、全國科普示范市等,交出了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答卷。
城鄉交通大改善。劉剛攝
持續強化“借勢發展、借勢超車”的發展意識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馭勢者勝。面對時代重任,舞鋼市黨政一班人辯証看待發展大勢、迎難而上,精准把握政策趨勢、搶抓機遇。
盛夏酷暑,位於安鋼集團舞陽礦業公司冶金新材料釩氮合金項目的自動化生產車間內,但聞機聲隆隆、不見人影晃動,偌大的作業區干淨整潔。“這是公司新上的智能化生產線,雖然大大減少了用工量,但是生產效率成倍提升。”舞陽礦業公司董事長薛國平說。
該項目是舞鋼市今年借勢發展、快速落地的一個“大手筆”。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舞陽礦業公司以安鋼集團“一中心、四基地、多行業”戰略為指導,依托舞鋼市特鋼及特種裝備制造產業打造上游冶金新材料“豫西南合金基地”。
在此基礎上,今年5月24日平頂山市與安鋼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由安鋼集團投資不低於50億元在舞鋼市建設集創新研發、生產制造於一體的高標准冶金新材料產業園區,確保鋼芯鋁二期、釩氮合金二期等項目建成投產,爭取硅鋁合金、工業硅、鋁產品深加工等項目落地舞鋼市,同時加快建設鋼材深加工項目,推進風電塔筒制造、橋梁鋼深加工等合作項目落地﹔5月26日,安鋼集團附企公司就推動風電塔筒制造項目落地舞鋼開展實地考察。“憑借精心打造的良好營商環境,舞鋼市力促項目早簽約、早落地、早投產,這是了不起的‘舞鋼速度’和‘舞鋼效率’,也是借勢借力發展推出的高招和妙招。”安鋼集團一位見証了項目洽談、簽約、落地全過程的負責人不無感慨地贊嘆道。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面對多輪次疫情沖擊及嚴峻的國際市場環境,舞鋼市主動審視發展的‘時’與‘勢’,全面對接上級政策,找准著力點、突破點並落到項目上、產業上,從而推動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省‘大盤子’,積極創設能推動發展的政策,讓政策靠前、精准、協同發力,帶動更多項目接踵而至,力促經濟社會發展向更高軌道躍升。”舞鋼市市長朱志騫說,目前,該市圍繞主導產業謀劃實施了總投資501億元的128個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努力建成承接國內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為“借勢發展、借勢超車”集聚起了強大的內生動力。
特鋼車間生產忙。
持續強化“大抓產業、抓大產業”的發展導向
產業興則經濟強。舞鋼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圍繞“一黑一白一綠”三大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並遵循這一路徑打造產業轉型發展示范區,爭當縣域經濟“成高原”的排頭兵。
做長“一黑”增動力。該市依托舞鋼公司加快推進合創鍛件、復合坯、廢鋼加工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盡快引進博睿交通重型裝備制造公司,數字化改造昱鑫重工生產線,新建一條鋼結構橋梁生產線。繼續深化與安鋼集團合作,建好冶金新材料產業園,實現釩氮合金增產2000噸、鋼芯鋁增產1萬噸﹔支持舞陽礦業公司培育華祥公司上市及引進發展60萬噸鋼材深加工項目﹔加強與中鋁六冶合作,力爭引進第二家央企,大膽推動平台公司入股重大項目,壯大綜合實力。
做大“一白”提質量。圍繞精紡、原棉、倉儲物流三條產業鏈條,大力培育銀龍集團、雲龍紡織、宇龍紡織等企業,推進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加快公鐵智慧物流港、中儲棉舞鋼倉儲項目建設並設立直屬庫,促成原棉倉儲能力突破35萬噸,建強全國棉花及精紡倉儲、物流、配送、期貨、交割、保稅等為一體的產業生態鏈。繼續用好鏈條式招商、以商招商、股權招商等,加快紡織服裝產業園建設,打造百億級精紡及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特種裝備產銷旺。楊德坤攝
做強“一綠”優結構。該市重視加快發展文旅康養“綠色產業”,緊盯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堅持全區域打造、全業態培育、全鏈條拓展、全時段暢游工作方向,建好民宿集群,發展好康養新業態,鄭大五附院舞鋼分院順利設立,打造了集度假、養老養生於一體的文旅康養目的地﹔加快培育現代農業,圍繞“鴿、茶、菌”及波爾山羊、中草藥持續發力,積極創建省級甚至國家級農業現代示范園區,設立河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舞鋼分院,強力推動現代農業產業提速、提質、提優。
做實項目擴增量。該市圍繞主導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完善、民生服務保障、平台經濟建設、科技創新支撐、優勢資源整合“六大領域”及鄉村振興推進謀劃項目,嚴格落實“一抓到底”工作機制,發揮好鏈長、會長作用,用好“一制度一協會四專班”機制,常態化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滾動推進“三個一批”項目建設,落實落細“八大專項行動”,切實推動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達產。今年前5個月,該市總投資達315.3億元的前4期30個省“三個一批”項目“三率”均達到100%。
生態優良引游客。梁東明攝
持續強化“聯鄉帶村、城鄉融合”的發展格局
“雖說住在鄉村,但距離城區也不過20多分鐘的車程,一邊是呼吸鄉村新鮮空氣,一邊也不耽誤享受城市生活的便捷,在舞鋼,城裡和鄉下生活無差別。”去年底,漯河市源匯區居民牛孟鐸專門到“小而精、小而美”的舞鋼市尹集鎮租了一處農宅,簡單裝修后時常帶著家人過來享受“舞鋼田園生活”。
面積646平方公裡、山水林城融為一體的舞鋼市具備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市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該市以前瞻30年的眼光准確把握發展目標和功能定位,努力實現城鄉規劃、交通、供水、環衛、清潔能源、通信網絡、物流“七個一體化”,城鄉教育、公共文化服務、醫療衛生服務、社會保障“四個均等化”以及農房和村庄建設現代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系統化,圍繞“三個聚焦”,全面部署規劃引領、融合發展、承載能力,抓實、抓好、抓出彩區域經濟發展,不斷強化城鄉融合發展格局。
平安健康守忠誠。劉剛攝
聚焦承載能力,持續補齊基礎短板。加快推進G345、S327、S228全線全面貫通,根治了大車穿城的“頑疾”,常州路東進、師范東路等暢通,實現城區斷頭路“動態清零”,高標准打造農村排前路600余公裡,建成“四好農村路”368公裡、佔80%以上,年底實現“四好農村路”全覆蓋並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突出南水北調引水工程、城區供水管網改造、農村供水安全保障三大重點,確保飲水安全﹔不遺余力推進環衛、清潔能源、通信網絡一體化﹔緊緊抓住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市創建機遇,推進電商產業園項目建設,打造全省一流、全國知名國家級電商示范基地。
聚焦擴容提質,著力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在完成32個游園廣場改造、78條背街小巷升級的基礎上,該市今年接力對城區剩余44條背街小巷提檔升級,加大老舊小區、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和停車場、廣場游園建設力度,著力打造石漫灘水庫周邊和鐵山大道周邊兩個亮點,打造山水呼應、城園相融的“城市會客廳”﹔加強“避險工程”建設,提高節水型城市建設水平,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深化“城市體檢”“城市雙修”,持續鞏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創建成果﹔全民電子監控檔案建檔基本實現全覆蓋,居民參保率達到98.6%,醫保經辦事項基本實現“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目標。
聚焦多點發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按照“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求,由農業農村等部門制定具體高標准農田建設計劃,並積極申報項目,確保糧食安全,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結合人居環境“三清”行動,創建人居環境示范村96個,相關做法被中央肯定、獲省主要領導批示,鄉村更加宜居宜業﹔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深入開展“鄉村光榮榜”等創評活動,評出“好婆婆”“新鄉賢”等先進典型1100余名﹔不斷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因地制宜推進中心鎮發展改革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持續強化“民生改善、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
該市始終堅持以“人民滿意”為標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2021年,該市民生類支出達18.2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8.9%,人民群眾的“幸福清單”內容愈發豐富、路徑愈發明晰、目標逐一變現。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抓好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強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強城市人文氣息和支撐發展能力﹔完善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創建全省特色文化活動品牌﹔實施好“健康舞鋼”行動,推進重大醫療衛生項目、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中醫藥傳承發展,增強優質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健全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體系﹔突出做好重點人群就業工作。
持續提升治理效能。在先后獲得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市、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全國信訪工作“三無”市、全國信訪工作示范市稱號並連續11年被評為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市、區)的基礎上,該市持續鞏固創建成果,不斷完善“五治融合、積分定優”基層治理模式﹔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扎實開展“三零”創建﹔暢通信訪渠道,維護好群眾合法權益,以一域之穩為全局之穩盡責任、作貢獻。
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因時因勢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抓嚴抓細各道防線,確保長周期不發生疫情﹔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發生﹔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讓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放心。
銀龍飛梭織幸福。楊德坤攝
持續強化“創新驅動、數字賦能”的發展動力
舞鋼市始終如一走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華山一條路”,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要務,圍繞發展導向和產業定位,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共生耦合,為經濟社會加持賦能,打造“第一引擎”、插上騰飛翅膀。
培育創新主體。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強校地合作,與高校院所平台共建、資源共享﹔借勢省特鋼研究院、中原學者工作站、河南農大、西安交大、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大力推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打造更多“專精特新”企業。
優化創新生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社會創新活力﹔積極引進省內外產業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參與創新工作,補齊科技金融短板﹔推動“揭榜挂帥”“賽馬”等制度,健全創新激勵、成果評價機制,更好地集聚創新資源,厚植鼓勵創新的土壤。
提升數字賦能水平。統籌好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和城市數字化“三化融合”,打造“數字舞鋼”﹔推進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5G應用等嵌入實體經濟。
目前,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舞鋼校區正在建設,河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舞鋼分院揭牌,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舞鋼成果轉化基地建成投用,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舞鋼分院投入運行。該市現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佔規模以上企業的21.6%﹔省級以上工程(企業)技術中心14個,在平頂山市建成首家中原學者工作站和唯一一家“瞪羚企業”,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
持續強化“開放度高、包容性強”的發展理念
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改革開放拓展空間。為此,舞鋼市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建設開放園區、增強開放氣度、建設開放平台,持續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舞鋼市在重點領域深化國資國企、金融、要素市場化配置、投融資體制、財稅體制和民營企業結構性改革,做好黨政機構改革“后半篇文章”,完善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重點在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圍繞“一縣一省級開發區”,實質化推進“管委會+公司”模式,開展“三化三制”改革和“百園增效”行動,充分釋放發展動能,推動開發區真正成為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
杜絕“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片面認識,從縣級領導干部做起,增強包容性、開放度,綜合運用以商招商、股權招商、基金招商、資本招商、供應鏈招商、科研招商、人才招商等多種方式,落實“一抓到底”招商引資責任制,強化“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全程跟蹤服務,實現“引進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形成一個集群”。
以要素效能最高、項目建設成本最低、產業生態鏈條保障最好為目標,加大降低稅費、融資、物流、要素、機制“五降成本”力度,打造“標准地+承諾制”,實現拿地即開工、驗收即拿証,營造良好親清政商關系,推動營商環境工作持續走在全省前列,爭創省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
山水林城融一體。劉剛攝
持續強化 “綠色低碳、和諧共生”的發展路徑
在去年全年域內空氣優良天數首次突破300天的基礎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大力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空氣質量持續保持在全省領先位次。
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深化“四水同治”,加快水污染排放重點行業達標提標改造,加強黑臭水體治理,強化引水工程沿線沿岸管控,確保水質100%達標排放,國控、省控斷面持續穩定達標﹔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實現水質穩定提升。
聚力加強生態系統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統籌推進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建設,開展生態系統保護成效監測評估﹔系統推進鐵山大道、石漫灘國家濕地公園、“兩河一庫”、袁門河、小東河及韋河流域等連片自然山水環境美化﹔全面推行林長制,守護用好十萬畝(1畝≈666.67平方米)國有林場,打造綠線為網、綠帶貫穿、綠島為鄰、綠林圍城的綠色生態系統。
此外,該市還持續強化“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的發展機制、持續強化“增強本領、提高能力”的發展關鍵、持續強化“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發展保障,全市上下以縣域治理“三起來”為統領、各鄉(鎮、街道)以鄉村振興為統領、各村(社區)以“五星”支部創建為統領,堅持強化目標、結果、作風抓落實,提升見微知著的能力,強化底線思維、系統觀念,突出政治統領,夯實思想基礎,大抓基層基礎筑牢執政之基,樹牢正確導向鍛造執政骨干,堅持懲治腐敗淨化政治生態,加強民主法治匯聚強大合力。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如今,舞鋼市已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全市上下正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任接著一任干,奮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綠色發展,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舞鋼壯麗新篇章,讓宏偉藍圖在鋼城大地變成美好現實。 (舞鋼市委宣傳部 楊德坤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