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陽推進農村供水改造工程——
“這甘甜的水啊,咋也喝不夠”
“路平,燈明,吃水用手擰一擰!”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大流鄉劉圈村65歲的老漢劉盡力,邊說邊擰開水龍頭,樂呵呵地為記者接了一碗澄清的自來水,“嘗嘗吧!打南邊丹江口水庫過來的水,就一個字,甜!”
劉老漢是喝了幾十年苦水的人,“俺們這曾是有名的地下水‘漏斗區’。十多年前,打井打到快200米深,才能抽上來地下水。”
濮陽市是嚴重缺水地區,人均水資源量不足全國的1/5。全市190多萬農村人口曾長期依靠抽取地下水過活,經過處理后,雖符合飲用水標准,仍口感較差。當地地下水水位也快速下降,形成了華北地區的地下水“漏斗區”。
2018年,濮陽市委市政府經過統籌考慮,決定以清豐和南樂兩縣為試點,推行“供水規模化、市場化、水源地表化、城鄉一體化”的農村供水“四化”改造。濮陽市引入河南省水投集團作為戰略合作方,採用市場化運營方式,分期分批建設供水廠、泵站、管網等農村集中供水設施,以上級分配的南水北調用水作為優質地表水源,逐步置換農民長期使用的地下水。
“嘩啦啦啦,嘩啦啦啦……”在位於清豐縣固城鄉的水廠內,千裡之外遠道而來的清澈南水,經過過濾、沉降、消毒等一系列嚴格處理后,通過地下管網送到位於縣城和各鄉鎮的水站、加壓站,再送往千家萬戶。據水廠負責人介紹,這裡日產水量最高可達10萬噸。
“通過這一個水廠,我們就實現了全縣城鄉一體化供應南水。”據清豐縣副縣長弓曉飛介紹,他們和河南省水投集團共同出資成立水務公司,統一設計、建造和運營供水設施。政府對農村居民用水價格適當補貼,保証居民可承受、企業微盈利,突出公益性和可持續性。
2019年底,清豐縣率先完成農村供水“四化”改造。2020年,濮陽將這一模式向全市推廣。
“截至去年底,濮陽市共投資32.3億元,建成縣級水廠5座、泵站6座、閥井2800多座,鋪設供水管線近1600公裡,在全省率先完成農村供水‘四化’改造,極大解決了農村居民的吃水用水問題。”濮陽市委書記楊青玖說。
范縣王樓鎮是濮陽市最后完成農村供水“四化”改造的地方。來到這裡的用水便民服務中心,大屏幕連著全鎮的3.8萬名群眾,每家的用水、繳費情況實時更新。智能化預警系統密切關注著全鎮65公裡管網的跑冒滴漏情況,自動識別,隨時預警,最大化節約水資源。
過一條馬路,來到居民趙衛東家。老趙熱情地揭開井蓋給記者看裡面安裝的智能水表。“過去揭開井蓋是深不見底的水井,抽上來的是發渾的地下水。現在揭開井蓋是智能水表,靠5G聯網。俺們這邊用手機繳費,水表那邊自動放水。水費也不咋貴,全家一個月一二十塊錢。這甘甜的水啊,咋也喝不夠!”
“我們依靠智能管網建設,節約成本、減少浪費。比如王樓鎮,包括管理人員和維修工在內,安排8個人就能服務全鎮群眾用水。省下來的成本,我們都補貼進水價,讓群眾用水更實惠。”濮陽市水利局局長孫文標說。
“農村供水‘四化’改造完成后,便利群眾的同時,總的用水量穩步增長。為了保証水源在未來供應的可持續性,我們在建設智能管網的同時,推行階梯水價,用市場化手段,鼓勵居民節約用水﹔將來還准備採用水權交易的模式,從周邊地區購買用水指標,增加南水供給。”楊青玖說,市場化運營的思維模式,保証了濮陽市農村供水“四化”改造,能推廣、可持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