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豫健科普】易胖体质“六减少”,脂肪肝病不来找

2025年04月14日09:49 |
小字号

当前,“喝水都会胖”成了不少胖人的口头禅。这种说法虽然夸张,却映射出部分人群对于自己易胖体质的无奈与困惑,而易胖体质的人更容易患上脂肪性肝病,甚至导致肝硬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不良后果。那么,究竟何为“易胖体质”?这些人们又怎样从日常生活调养防止脂肪肝的发生呢?

1.易胖体质及分类

2009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将中国人的体质分为九种,分别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和特禀质等。其中,“易胖体质”通常指向的是那些容易发胖的体质类型,特别是痰湿质、湿热质和气虚质。

痰湿体质:体型肥胖,腹部肥满,皮肤油腻,常感胸闷、汗多、口黏,喜好甜食油腻,舌苔腻,脉滑。易患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三高”疾病。

湿热体质:性格急躁,面垢油光,易长痘,口苦,身体沉重,大便不爽,小便黄短,男性可能有阴囊潮湿,女性白带增多发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易患尿路感染、口腔溃疡等。

气虚体质:性格内敛,精神不振,声音低弱,气短乏力、容易疲劳,出汗量多,舌边有齿痕,脉弱。易患胃下垂、直肠脱垂、子宫下垂、反复感冒等。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属于易胖体质吗?如果是,可能属于哪一种类型呢?

2.做到“六减少”,脂肝不来找

面对易胖体质,单纯的节食或过度运动并不总是奏效。中医主张科学饮食,从根本上调理体质,以达到健康减肥、防止脂肪肝的目的。日常生活建议做到以下六个“减少”:

(1)减少饮食总热量

控制热量摄入是防止脂肪肝的第一步。痰湿体质的朋友尤其要注意,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摄入,特别是精制碳水化合物,这类食物更容易聚湿生痰,诱发脂肪肝。建议日摄入量保持在20-25千卡/千克体重,有助于促进脂肪燃烧。控制饮食同时,蛋白质不可或缺,瘦肉、鱼、低脂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必需氨基酸,每日摄入80-100克,既有助清除肝内脂肪,又可防止营养不良。

(2)减少高热量食物

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是脂肪肝的“大敌”。易胖体质的朋友应尽量避免食用肥肉、肥禽、重油糕点等高热量食物。此外,要注意减少零食的摄入。同时,要保证每日饮水量,多喝水有助于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和脂肪的排出。

(3)减少煎炸烤腌食品

在食品烹饪方式上,应尽量避免采用油炸、油煎、烧烤、烟熏、腌制等烹饪方法,这些方法不仅会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流失,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对肝脏造成损害。建议多采用蒸、煮、炖、汆、炒等烹饪方法,烹调时以植物油为主,少用动物脂肪。

(4)减少深加工食品

深加工食品往往含有高热量、高脂肪、高嘌呤和大量的添加剂,这些“科技与狠活儿”的产物更易诱发或加重脂肪肝。因此,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爆米花、方便面、油条、炸鸡等加工食品。此外,可乐、奶茶等饮料中的糖分和添加剂也不容忽视,应尽量选择无糖或低糖的饮品。

(5)减少晚间聚餐加餐

晚间聚餐或加餐是滋生脂肪肝的“温床”。易胖体质的朋友应该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尤其是控制晚餐食量,减少晚间聚餐或加餐。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保证营养均衡。日常主食不可过于精细,应适当添加粗粮,如燕麦、玉米、甘薯等。

(6)减少饮酒

酒精是脂肪肝的“帮凶”,长期或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过多,引发酒精性脂肪肝。所以易胖体质人群尤其是湿热体质者更应严格戒酒或限制饮酒量,最好是做到滴酒不沾,防止在肥胖的同时合并酒精性脂肪肝。

总之,大多脂肪肝是“吃”出来的疾病,防治脂肪肝就要从“管住嘴”着手,易胖体质的朋友更要牢记以上六个减少,远离脂肪性肝病,享“瘦”健康生活!(来源: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李喜云)

(责编:霍亚平、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百年首次!36片甲骨回安阳“探亲”
  • 南阳:让千年药香飘向世界
  • 跟记者体验一场麦田里的国家非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