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留言·观察| 中原出海 河南综合交通优势“突围”

杨晓娜
2025年04月07日09:5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地处中原腹地,河南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交通“动脉”中,内河航运建设全面起势。

留言截图。

点击查看留言及回复详情

“周口中心港建设如火如荼,希望尽快启动上游贾鲁河河道规划建设,连接郑州港,整合‘水陆空’立体交通,让全省物流吞吐能力高效利用。”最近,一位网民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出“复兴水运,强化河南综合交通优势”的建议。

“箱通世界、货运全球”。目前,周口港已建成中心港区、沈丘港区、西华港区、项城港区等规模性港区共97个泊位,开通了18条国内集装箱航线、14条国际集装箱通道。作为河南内河航运的重要枢纽,以周口港中心港区为龙头“牵引”,河南内河航运发展势头强劲。

繁荣的周口中心港。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繁荣的周口中心港。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一个内陆城市,为何要发展内河航运?

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河南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市场规模潜力大,畅通经济循环,发展壮大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是必然选择。

河南地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从交通区位来看,全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5条经过河南,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达到8个、居全国第二,铁路运输3小时内覆盖全国53%以上人口,航空运输2小时内覆盖全国87%以上人口。

近年来,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河南着力打造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四张王牌”,加快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枢纽能级不断跃升,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3月22日7时许,一架来自马来西亚的水果包机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落地。跨越3000多公里,“猫山王”鲜榴莲、山竹等高端水果打“飞的”来了。

像这样的包机每周都有。与此同时,许昌的假发、郑州的户外用品等诸多“河南制造”,也通过郑州航空港快速出口,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

“米”字形高铁网四通八达,“空中丝绸之路”联通中外;比亚迪打造新能源整车基地,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项目落地……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河南正在成为要素集聚的“磁场”、投资兴业的“热土”。

郑州“四港联动”雏形初显。郑州航空港党群工作部供图

郑州航空港加快推动“四港联动”发展。郑州航空港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网民提到的,贾鲁河通航意味着什么?

贾鲁河全长246公里,贯穿郑州、开封、许昌和周口4市,作为联通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重要载体,通航后,将加快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大通道,更好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供有力支撑。

水运通,产业兴。“内河航运运载量大,成本低,耗能最少,尤其是对大宗货物的运输优势明显。多式联运既是满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高效物流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其发挥‘承东启西’区位优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的战略路径。”业内专家表示。

不沿江、不靠海,河南如何向“海”图强?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建成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加快沙颍河、淮河、唐河等13个港航项目进度。

前不久,2025年河南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为此定下“施工图”。2025年,河南省计划完成投资200亿元,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7000万吨,积极推动“中部便捷出海水运大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标准实施出海水运大通道交通强国试点,提升区域内河航运一体化发展水平。

根据河南省内河航运“11246”工程,力争到“十五五”初,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完成投资1000亿元,通航里程2000公里以上,打造沙颍河、淮河、唐河、沱浍河4条通江达海主通道,基本建成周口港、信阳港、漯河港、平顶山港、南阳港、商丘港6个现代化港口。

根据规划,河南计划2025年建成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推进贾鲁河通航等13个港航项目,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网络,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力,助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现在郑州港建设怎么样了?

“正在会同相关单位开展贾鲁河通航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尽快推动项目实施,打通郑州经沙颍河通江达海水运通道,充分发挥四港联动效应,促进内陆腹地有效衔接长三角港口群。”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回复表示。

春暖中原,周口中心港车流不息,吊机轰鸣;千里淮河上,信阳港·淮滨中心港货船络绎不绝;沙颍河畔,漯河港阵阵汽笛响耳畔……

通江达海,河南加速启航!

(责编:霍亚平、黄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百年首次!36片甲骨回安阳“探亲”
  • 南阳:让千年药香飘向世界
  • 跟记者体验一场麦田里的国家非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