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谱新篇

“以前处理村务就像‘打游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问题总是解决不完。”近日,鲁山县辛集乡肖老庄村党支部书记董留锁感慨道,“通过党建引领,村里的事情就像‘按图索骥’,缺啥补啥、差啥改啥,治理效果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鲁山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基层治理重点难点,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形成了上下联动、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质效。
强化党建引领,锻造基层治理“主心骨”。针对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分散、覆盖不广等问题,该县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基层治理总抓手,通过“一星一专班”机制,逐村分析研判,建立工作台账,整合各类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大党委”建设,健全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不断扩大基层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双报到”在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优势,组织6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1523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亮身份、做贡献,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等工作,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人民至上,织密基层治理“服务网”。该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心设置便民服务、应急响应、矛盾调解等系列服务,采取群众“点菜”、党组织“接单”、治理团队“上菜”的方式,不断为基层治理“提味增色”。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将全县557个村(社区)科学划分为多个网格,配备城镇社区专职网格员、农村兼职网格员等,构建村(居)党组织引领,志愿者、党员等N种群体参与的“1+5+N”社会治理队伍,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持续深化“党群连心”工程,做实党员联户、分级办理、闭环办结等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减负赋能,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坚持把基层干部的工作效能作为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尺,严格落实社区事项准入制度,切实让基层干部履职有据可循。持续优化考核机制,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治理服务中。(来源:鲁山县委宣传部 作者:马路 冯世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