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山城区山城西巷社区全力打造“一刻钟 (15分钟)生活圈”文化社区

今年以来,鹤壁市山城区山城西巷社区按照全市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四制三化”工作模式(共议制、共建制、共享制、共管制,项目化、智慧化、便民化),树牢创建为民、利民、惠民理念,依托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深挖辖区独特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推行“123+N”工作方法(即一核带动、二元融合、三维一体、多点联动),高质量打造了以文化为引领的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突出“一核带动” 党建引领筑牢红色堡垒
充分发挥党组织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坚持重点工作推到哪里,就把党组织建到哪里,将社区党员代表、小区居民党员代表、辖区企事业单位党员代表等共同纳入生活圈建设全过程,共商共议39次。建立联席会商机制,调动居民自治共管的积极性,征求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55次。协调解决重型厂单面楼拆除、雨污管网整合提升等诸多难题,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
强化“二元融合” 多措并举拓宽惠民渠道
探索“城市更新+文化服务”和“线上+线下” 二元融合新途径。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将中国豫剧丑角发源地、牛得草故居、电影公司、剧团家属院等本土历史文化特色植入改造中,通过基础硬件升级带动文化软件升级,提升“便民+文化”服务内涵。整合民政、文旅、工会、残联等多部门力量,建设功能齐全、资源优质的服务体系。同时,开发山城西巷社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导视图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提高社区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和品质化水平。
构建“三维一体” 强劲融合形成建设合力
坚持区级、街道、社区“一把手”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区委书记负总责全面抓。将生活圈建设纳入书记工程,区委书记把方向、谋全局、强推进,当好全区生活圈建设领航员。街道党工委书记分项目具体抓。依据辖区实际,统筹各类资源要素,合理配备特色职能,吹响和谐社区建设的冲锋号,当好生活圈建设的司号员。社区书记强执行深入抓。按照规划抓好社区服务综合体等生活圈具体建设任务,着力细节打造,提升服务效能,当好社区生活圈建设的服务员。
坚持“多点联动” 用力托举百姓幸福家园
深挖辖区文化资源,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提质等工程,注入戏曲、电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将戏曲小巷、电影小街、戏曲广场、电影游园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结合居民生活习惯,配置菜市场、集市等小商业设施,统筹公共卫生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就近提供充足、多元的便民服务,在十分钟之内有菜篮子生活超市、利客超市、生活超市3个超市和范氏骨科医院、山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康中医院3所医院供群众选择。立足老龄化实际,开展社区级日间照料服务、老年活动服务等,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打通养老服务的“神经末梢”。完善中小学、幼托、培训班等内容,配套各层级各类型的文化活动、青少年活动等场地,五分钟内可到达第九小学、爱心幼儿园,灯光球场、淇河书屋。十分钟内可到达第二中学、二中共享操场、第五小学等学校和青少年活动场地,提升社区居民整体风貌。配置完善社区公共开放空间、小型公共空间,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公共活动场地,打造富有人文魅力的公共空间,党群服务中心增设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广场、广场游园、票友活动室、电影播放室等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活动场地,就近满足群众公共活动需求。(鹤壁市山城区委宣传部秦影 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