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浉河區:特色產業鋪就鄉村振興“甜獼路”

游客正在果園內採摘成熟的果實。信陽浉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秋陽杲杲,金風颯颯。10月29日,在信陽市浉河區十三裡橋鄉學堂崗村的精品果園基地,獼猴桃挂滿枝頭,一派豐收景象。果農們穿梭在藤架間熟練勞作,游客們提著果籃體驗採摘樂趣,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這兒的獼猴桃個大汁多,香甜可口!去年來過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這次特意多摘些准備送人。”專程從市區趕來的游客彭啟麗提著滿滿的果籃,對這次“甜蜜之行”十分滿意。這片佔地40畝、畝產達4000斤的獼猴桃園,不僅是游客的打卡地,更是學堂崗村集體經濟的“聚寶盆”和鄉村振興的“樣板田”。
學堂崗村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立足本地實際,將經濟效益好、市場前景佳的獼猴桃產業確定為主導產業。“我們這裡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是天然優勢。因此,村裡下定決心,要走一條生態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新路子。”學堂崗村黨支部書記葉調成介紹。該村以合作社為依托,將精品果園基地作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抓手,集中種植“中獼二號”“金艷”“紅陽”“金桃”等優質品種,通過早中晚熟合理搭配,有效延長了鮮果供應期。
“我們的果子,吃得放心!”基地負責人李家其隨手切開一個獼猴桃,金黃的果肉晶瑩剔透,汁水充盈。“我們全程施用有機肥,嚴格遵循‘三品一標’要求進行種植管理。”這份對品質的堅守,讓學堂崗獼猴桃以“果肉軟糯、風味獨特、維C含量高”的特色贏得市場認可,成為開拓市場的“金字招牌”。
為了讓優質果品更好地走向市場,學堂崗村積極構建“線上+線下”的立體銷售體系。線上通過抖音、淘寶等平台直播帶貨,直觀展示果園生態環境﹔線下與市內各大商超和精品水果店建立穩定供貨關系。“以前擔心種出來賣不掉,現在我們的果子能銷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再也不愁銷路了!”正在打包的村民高興地說。
產業發展最終要惠及村民,如今,基地效益日益顯著。“農忙時節每天有十幾名群眾務工,每日工資達120元。”葉調成算起增收賬,“今年單是獼猴桃產業就為村集體增收超過30萬元,大家的干勁更足了!”
一顆獼猴桃,通過科學定位、品質堅守和渠道創新,實現了從傳統農產品到現代暢銷商品的躍升。望著這片生機盎然的果園,葉調成信心滿滿地說:“我們將繼續探索適合本村發展的新路徑,走出一條產業興、村民富、鄉村美的新路子。”(來源:信陽浉河區委宣傳部 作者:李一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