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9%看見河南發展之勢

“發展有雄心,拼搶有決心,政策很貼心,企業自然有信心,經濟也必然有活力。”
□薛世君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增長的數據更能呼應經濟大省奮進的身姿。GDP同比增長5.9%,高於全國0.5個百分點,實現“開門紅”……經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河南省一季度經濟答卷引人矚目,不僅彰顯了經濟的強勁韌性和蓬勃活力,也充分說明河南聚焦“四高四爭先”,加快推動一季度“開門紅”政策措施落地成效顯著。宏觀經濟數據背后,有哪些閃光點?透過數據,可以看到哪些發展之勢?
“穩”的底色更重。一季度河南省GDP增速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別加快1.2個和0.8個百分點,延續穩中向好、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工業、投資、消費等領域保持較快增長,增速明顯高於全國。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高於全國2.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0%﹔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8.0%,增速居全國第三、中部第一……全省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2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河南省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增幅,受到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點贊”:經濟大省挑大梁的作用充分發揮。全省還新設成立經營主體44.95萬戶,其中新設企業12.97萬戶,較2024年同期增長15.39%。總計超千萬戶經營主體的蓬勃發展,傳遞出河南經濟發展的信心,也成為應對挑戰、抵御風險的底氣和韌性所在。
“高”的成色更足。制造業是河南工業經濟的基本盤,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河南一季度經濟發展的突出亮點。全省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1.5個百分點,對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85.6%。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一季度全省“7+28+N”重點產業鏈群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8%,快於全省規上工業1.0個百分點。這些產業鏈群中,先進計算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尼龍新材料產業鏈等表現尤為突出,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02.3%、37.6%、21.8%。這表明河南近年來重點培育的產業鏈群已開始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群優勢,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新”的亮色更顯。一季度,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690.6億元,全省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0.6%、14.1%。全省服務機器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服務器、鋰離子電池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4倍、58.3%、42.2%、67.1%、79.2%。這些數據表明,新質生產力正在加速崛起,為河南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比宏觀數據更加振奮人心的,是一個個具體的行業領域,一個個微觀的經營主體,正在成為河南經濟增強內生動力的強大支撐。周口港絡繹不絕的貨船,鄭州航空港頻繁起降的全貨機,商超景點摩肩接踵的人群,比亞迪“一次招工2萬人”的豪舉,比增長的經濟數據更適合成為河南蓬勃發展態勢的生動注腳。透過這些數據,我們不僅能一窺河南經濟當下的穩健表現與競進姿態,更能洞察其未來發展潛力與轉型升級路徑。打量河南經濟發展成色,不僅要看數據指標,更要看數據背后呈現的結構優化﹔既要看短期之“形”,更要看長期之“勢”﹔既要看增長之“量”,更要看發展之“質”。
看增長之“能”。今天的投資力度,就是明天的增長速度﹔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經濟結構。一季度,河南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4%,億元及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增長7.6%,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民間投資分別同比增長21.9%、21.5%、9.6%……這表明,河南的投資結構正在不斷優化,投資速度不斷增強。一季度,河南貨物進出口總額2042.6億元,增長28.0%。出口商品中,電動汽車出口55.6億元,增長138.6%。這表明,外貿逆勢上揚的態勢也為經濟發展平添不少底氣。從消費結構來看,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0%,高於全國2.4個百分點。這表明,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為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了動力。
看發展之“勢”。透過一季度數據,除了看當下、看一時,我們更要看態勢、看趨勢。看勢,才是看長遠、看本質。4月17日,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聲明,攜手共建高水平戰略性命運共同體,鄭州再次迎來高光時刻。吉隆坡與鄭州將開展全面的航空合作,致力於實現中國與東盟之間無縫銜接的“空中絲綢之路”共同願景。近期,美國肆意揮舞“關稅大棒”,為全球經濟帶來劇烈動蕩,中國加強與東盟等貿易伙伴的合作往來,將有效抵御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先行者”已做出表率,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目前已通達24個國家200多個城市,搭建起“一點連三洲、一線串歐美”的航線網絡。不沿邊、不靠海的鄭州,地處內陸腹地的河南,被委以重任,屢屢登上國際大舞台、列入國家大戰略,足見國內國際市場雙向奔赴的機遇、國家層面“見苗澆水”的厚望和河南乘勢而上的雄心。
看托舉之“力”。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河南出台《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實施意見》,直擊民營經濟發展痛點難點﹔制定奮戰“二季度”確保“雙過半”的若干措施,為經濟前景奠定基礎、樹立信心……宏觀政策穩、產業政策准、微觀政策活、改革政策實,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發力,自然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為經濟增長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數據顯示,河南省現行稅惠政策超六成惠及民營經濟,2024年度民營經濟納稅人享受了400.4億元的稅惠。相對應的是,河南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55%以上的GDP、65%左右的稅收。這樣的數據,展現的是民營經濟與經濟大省的雙向奔赴,也正好與河南一季度GDP增速5.9%等數據前后呼應。這也愈加揭示一個道理:發展有雄心,拼搶有決心,政策很貼心,企業自然有信心,經濟也必然有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