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麥“喝飽水” 孕穗保豐收

打開手機,輕觸屏幕,麥田裡的智能噴灌立管應聲啟動。銀色噴頭飛速旋轉,細密水珠均勻洒落田間,一壟壟青苗舒展身體,暢飲“甘霖”。
“2000多畝地,16個工人,10天左右,地澆了一遍,可算‘解渴’了。”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商酒務鎮孫官營村種糧大戶孫玉河抹掉額頭上的汗珠,頗有信心地說:“今年小麥長勢好,及時澆上孕穗水,收成更有保障。”
近段時間,河南省部分地區大風天數多,持續高溫少雨,土壤失墒較快。據統計,全省已經有46%的土壤出現缺墒情況,截至4月18日,河南省小麥受旱面積達到720萬畝。當前,河南省8500萬畝小麥已進入孕穗揚花期,正是夏糧生產關鍵期,也是抗旱防病虫害攻堅期。河南各地搶抓農時,科學調度水源,農業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及時灌溉,防治病虫害,全力夯實夏糧豐收基礎。
駐馬店市西平縣二郎鎮張堯村村民搶抓農時,灌溉麥田。人民網記者 王佩攝
大風高溫 “烤”驗麥田
“你看,十厘米土層,黃墒(含水量)不夠,更重要的是水分不均,影響小花的正常分化發育,最終影響穗粒數。”4月10日,駐馬店汝南縣三橋鎮的麥田裡,駐馬店市農技推廣研究員張建立拔起一撮麥苗,將根系處土壤放在手裡反復抓握、捻搓。“這地,得抓緊時間澆上水。”
氣象數據顯示,從春節到現在,河南總體干旱少雨,全省大部分地區已連續1個多月無有效降水。加上近期高溫+大風“混合雙打”,部分地區土壤墒情持續下降,旱情主要分布在駐馬店、南陽、周口、洛陽、平頂山、信陽、漯河等豫中和豫南地區。
當前,全省小麥進入孕穗期,這是決定畝穗數、穗粒數等產量因素的關鍵時期,也是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和反應敏感期。
“按照一畝地1000斤的產量水平估算,如果平均每穗小麥少兩粒,一畝地可以減產65斤,多兩粒,可增產65斤,這一增一減,一畝地產量能相差130斤。”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郭天財說,“當下,我省小麥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澆好孕穗、抽穗水。”
麥望三月雨,最怕四月風。4月11日起,河南省又遭遇持續性強風天氣,40多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最大風速達到或突破4月歷史同期極值。
位於河南中東部黃河南岸的趙口灌區,設計灌溉面積587萬畝,年引黃水量約2億立方米,受益范圍涉及鄭州、開封、周口、許昌、商丘等5地。河南水投集團楊其格攝
科學引水 解“渴”保墒
4月15日,開封市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的一塊高標准農田,從趙口引黃總干渠調來的黃河水,汩汩流入田間地頭。
“河水比較肥沃,澆水比較快,還有100多畝地,再有兩天都澆完了。”尉氏縣暢加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陸愛東說。
位於河南中東部黃河南岸的趙口灌區,設計灌溉面積587萬畝,年引黃水量約2億立方米,受益范圍涉及鄭州、開封、周口、許昌、商丘等5地。
“我們將根據灌區下游的用水需求,及時調整引黃水量,全力保障抗旱用水需求。”河南省豫東水利保障中心趙口分中心工程科長邢雲飛說。
同樣,自3月30日起,位於洛陽市嵩縣的陸渾水庫,通過干支渠分別向嵩縣、汝陽、伊川、偃師、鞏義及汝州等地區提供灌溉用水。
陸渾水庫運行中心副主任蘇楓介紹,由於灌溉面積較大,線路長,用水量上下浮動大,陸渾灌區全體人員24小時輪流值守,實時精准調度閘門,確保灌渠水量根據需要波動。
截至4月19日20時,河南全省已調度217處大中型灌區開閘引水,累計引水16.90億立方米,灌溉補源面積1422萬畝次。
目前,河南多地開展抗旱澆麥工作,已累計澆灌5930多萬畝次。據氣象預報,未來幾天全省仍缺少有效降水。“我們將加強與氣象、水文、水利部門聯系對接,科學調度,為引黃受水區農田灌溉做好水資源支撐。”河南黃河河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鄉市獲嘉縣高標准農田內,農業專家來到田間地頭,為種糧大戶指導農業生產。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農技“護航” 抗旱防治兩不誤
4月11日,一場特殊的技術指導在漯河市郾城區新店鎮的高標准農田示范區裡進行。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科院在北京視頻連線河南小麥專家和種糧大戶,現場指導抗旱和病虫害防治。
針對近期的旱情,4月份以來,當地已經澆麥38.8萬畝。“孕穗水剛剛澆完,目前土壤墒情比較好。”新店鎮庄店村種糧大戶趙哲峰說。
小麥抽穗揚花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期,也是病虫害的高發期。據調查情況看,今年河南省小麥赤霉病有偏重流行的風險,后期小麥病虫害呈偏重發生態勢,打好小麥重大病虫害防治這場仗對於奪取今年夏糧豐收至關重要。
“尤其是小麥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各地要抓住5—7天小麥赤霉病防治窗口期,選用高效藥劑、借助植保機械,堅持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治相結合,最大程度保障夏糧生產安全和品質安全。”河南省植物保護檢疫站站長張國彥提醒。
加強農技指導,保障穩產增收。豫南地區,專家駐點指導“錯峰灌溉”,避免水源浪費﹔大風重災區,農技專家現場演示“立體加固法”,保護大棚抵御風害﹔虫災預警區,植保團隊配備智能監測箱,上傳虫情,及時防治……據悉,河南已持續派出百支技術服務隊,深入地市“分片包干”開展指導服務。
4月18日,河南省財政緊急下達資金5000萬元,支持各地迅速開展抗旱澆麥、保糧穩產工作。加上年前下達的3.86億元“一噴三防”資金和3000萬元赤霉病專款,河南已累計投入4.66億元,為夏糧豐產豐收提供堅實財力支撐。
從黃河水奔涌的灌區到群眾俯身的田壟,風掠過孕穗的麥苗,沙沙作響,似在應和這場與旱情的較量。待芒種時節,麥浪翻涌處,便是這片土地交出的答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