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委黨校創新打造“四大課堂”學習模式
讓“四高四爭先”落地有聲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四高四爭先”要求,鶴壁市委黨校堅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初心,積極開發理論專題課闡釋解讀,創新打造“四大課堂”學習模式,為鶴壁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專家課堂:理論滋養,點亮思想燈塔
鶴壁市委黨校精心選派骨干教師組建課題組、宣講隊,與省委黨校緊密對接,深入梳理“四高四爭先”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並緊密結合鶴壁市發展階段、產業定位、形勢任務,將理論與實際深度融合。
在各類基本培訓班次中,鶴壁市委黨校在推出《學習貫徹“四高四爭先”,助力落實“十個聚焦”》主導課程的同時,設置“四高四爭先”教學板塊,邀請市委班子成員、有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精心講授《聚焦“四高四爭先”要求,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南篇章中奮勇爭先》等專題輔導報告11講。
目前,鶴壁市委黨校已受邀為6家市直單位上門送課,並深入基層宣講“四高四爭先”相關課程20余次,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學員們和宣講單位干部紛紛表示,黨校教學針對性強,緊跟形勢,充滿時代氣息,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學員課堂:交流碰撞,激發奮進活力
鶴壁市委黨校圍繞“四高四爭先”、緊扣“十個聚焦”,創新開設以“學員講壇”為載體的“微黨課”教學模式,廣受好評。
課堂上,理論課教師根據講授內容擬定“學員講壇”題目,學員們結合自身工作實踐進行主旨講授,使其從被動“聽”轉變為主動“講”,在分享理論學習體會、交流工作經驗的過程中,讓課堂煥發出蓬勃生機。
在實踐過程中,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讓學員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中真正讓課堂“活”起來,還推動了黨員干部思想統一,極大激發了大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讓學員們在交流碰撞中凝聚起奮進的力量。
實踐課堂:知行合一,提升干事本領
為切實提升學員的實踐能力,鶴壁市委黨校圍繞“四高四爭先”成立專題調研組,由縣處級班學員領題,帶領鄉科班和中青班學員共同答題,凝聚集體智慧。
同時,鶴壁市委黨校探索實行“沉浸式”跟崗鍛煉,在培訓期間,從科級班和中青班選調5名市直單位優秀科級干部,下沉到5個鄉鎮進行不少於14天的全天候跟崗學習。
為確保跟崗鍛煉取得實效,鶴壁市委黨校為每名學員配備一名“傳幫帶”鄉鎮班子成員,並推行全程紀實管理評價體系,形成學員評價報告和個人學習調研報告,讓學員在實踐中提升本領,更好地為落實“四高四爭先”“十個聚集”貢獻力量。
開放課堂:拓寬視野,匯聚發展合力
鶴壁市委黨校結合“四高四爭先”工作部署和基本培訓要求,對137家單位開展常態化調研回訪,梳理問題和需求清單,推動干部教育培訓供給與需求精准匹配,提升培訓有效供給。
結合鶴壁市發展特色,鶴壁市委黨校圍繞“四爭先”精心布局,開辟了多條現場教學路線,搭建特色教學場景。
以航天宏圖、龍芯中科、天章衛星、中維化纖等新質生產力企業為代表的“融入新發展格局”系列現場教學線路,有效激發了學員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認識。
以“楓橋式工作法”“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等社會治理經典案例為代表的“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系列現場教學線路,向學員展示了鶴壁市城鄉社會治理的先進經驗和創新模式。
以淇河濕地、“黑山頭”玄武岩火山地質遺跡等生態治理樣板為代表的“保障生態安全”系列現場教學線路,讓學員更直觀感受鶴壁市生態治理的成功實踐和成效。
…… ……
一個個生動的實踐案例,深入闡釋了黨的創新理論,為學員們拓寬視野、匯聚發展合力提供了有力支撐。(來源:鶴壁市委宣傳部 作者:肖莉萍 李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