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經濟 花沒了怎麼辦(特別關注)

洛陽市農林科學院科研人員在觀察記錄牡丹的長勢和開花情況。本報記者 李運海 攝
南陽一農業公司在免費培訓農民切花技術。本報記者 李運海 攝
汝陽縣王坪鄉王坪村櫻花盛開,眾多游客慕名前來賞花。康紅軍 攝
人間最美四月天。
櫻花落了,洛陽的牡丹盛開了,南陽的月季則奮力生長,含苞待放。隨著氣溫的升高,河南賞花經濟持續升溫,正以“花”為媒撬動百億級產業鏈。
然而,賞花經濟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花期短暫、消費場景同質化嚴重、產業鏈短等問題。如何讓賞花經濟突破季節限制,由“花開一季”到“花開四季”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各地文旅產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4月10日至12日,記者先后到許昌、南陽、洛陽等地採訪種植大戶、企業家和科研人員,探尋“花期之后”的產業突圍之道。
賞花經濟讓美景變“錢景”
春風拂面,又到了牡丹盛開的季節。
4月12日,盡管狂風呼嘯,氣溫驟降,洛陽市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裡依然是牡丹爭奇斗艷,游客絡繹不絕。人們在牡丹前拍照留影,希望用鏡頭留下這美好的瞬間。
公園裡人潮涌動,周邊酒店、飯店爆滿。自1983年洛陽舉辦首屆牡丹花會以來,同樣的劇本年年上演,洛陽因牡丹賺得盆滿缽滿。
“牡丹花雖美,但花開花落二十日,花期短且集中。”洛陽市農林科學院牡丹研究所所長王二強說。
正因為如此,現在也是牡丹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最忙的時期。他們天天扎根在牡丹種植基地裡,觀察記錄牡丹的長勢、花的形狀和顏色、花的持續時間。王二強說,研究的重點除了顏色如何更純正外,還有如何延長花期,培育出開花更早的牡丹和開花更晚的牡丹,從而延長整個牡丹花的觀賞時間。
這樣的早開牡丹和晚開牡丹,已在洛陽很多地方展示,得到游客的認可。品種“荷紅探春”開花早,花也多,比普通的牡丹開花早3天至5天,當年11月還能二次綻放。而“荷紅迎夏”則是晚開品種,可以在“五一”節期間開放。因此,即使絕大多數牡丹已經花敗,游客仍能通過這些晚開品種,一睹牡丹芳容。
如今,洛陽四季牡丹館的建成,讓游客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盛開的牡丹。
繁華背后的“花期煩惱”
採訪中,很多人表示,賞花經濟有優勢,也有自身存在的短板和硬傷。
一方面是季節困境,像洛陽牡丹,花期僅20天左右,旅游收入80%集中在4月。櫻花花期更短,約15天,相關產業常陷入“半年閑”。另一方面,同質化競爭嚴重,各類“花節”多,但“千園一面”的觀賞模式,游客體驗單一。
花期過了,賞花經濟該如何持續下去?
洛陽天盛盆養牡丹園藝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張鬆峰表示,牡丹節過后,牡丹和牡丹花的銷售不會停,賞花經濟仍很火熱。“牡丹如今一年四季都能賣。一是賣盆花,二是賣切花。通過科技創新,盆花實現了一年四季都能開花”。
今年春節前后,張鬆峰賣盆花5萬多盆,如今一天賣200多盆,主要銷售到江浙地區。他說:“江浙地區很多人喜歡牡丹,對牡丹的消費需求潛力巨大,盆花和切花有廣闊的市場。”
“要有更多的景觀設置,更多的游客體驗,才能在花期后留下游客。”鄢陵縣唐韻小鎮的工作人員說。
今年3月,唐韻小鎮千余畝櫻花和玉蘭花進入盛花期,艷如朝霞,白似瑞雪。小鎮以“唐風雅韻·玉蘭傾城·櫻花爛漫”為主題,精心策劃了“玉”你相約、“櫻”你而來唐韻花海花朝節等多項旅游活動。
清明節期間,這裡的游客每天達4萬人。而今,走進景區,櫻花已沒有了蹤影,個別黃玉蘭還在開放,景區內游客稀稀落落。工作人員介紹說:“櫻花敗了,這裡進入短暫的淡季,游客相對稀少。”
在唐韻小鎮,記者看到櫻花樹和玉蘭樹之間,有很多清末民初的老房子。原來,他們從山西等地拆了100多套老房子,將磚瓦、門窗、房梁等原物件拉到景區進行復建。如今,已經復建了23套。
通過復建老房子,景區設置了8個景觀區,並將老房子出租以增加收入。同時,因為有這些老房子,去年有8個短劇在唐韻小鎮完成了拍攝。工作人員表示:“未來要舉辦各種文旅融合活動,打造新場景,才能在花期后吸引更多的游客。”
賞花經濟如何“常開不敗”
月季還在含苞待放,南陽市佳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香已經馬不停蹄地在全國奔波,簽訂合同,推銷月季。
陳香賣花不是賣一朵兩朵花,而是以加盟店的形式,賣月季的種植技術和切花技術。如今,她已經建了13家加盟店。
在南陽當地,種植戶普遍感覺月季種植有點過剩,價格低,賺不著錢。陳香說,月季在省外有巨大的消費潛力,因此向省外擴張是賞花經濟持續火爆的一個重要方向。
也正因為向省外擴張,陳香去年賣花的銷售額比上年增長了三倍。
每年四五月,正是鄢陵縣金雨香草庄園玫瑰花開的季節,法國格拉斯玫瑰、大馬士革玫瑰、苦水玫瑰等世界知名玫瑰品種搖曳生姿,滿園芬芳,讓游客流連忘返,這是“能看的玫瑰”。
採摘來的玫瑰花,經過選花、濃縮、蒸餾、醇化等環節,變成天然精油、純露,實現身價倍增,成了“能用的玫瑰”。還有的玫瑰花經過晾晒、烘干等工序后,被制成玫瑰花茶,變身“能喝的玫瑰”……
玫瑰從“能看”到“能用”,再到“能喝”,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力量。金雨香草庄園建成了許昌市“芳香植物應用萃取研究中心”及鮮花儲存、精油萃取車間,實現了玫瑰精油提取香味純正、出油率高的目標,賞花經濟的產業鏈越拉越長。
站在洛陽市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內,看著熙熙攘攘的賞花人群,記者不禁思考:當最后一朵牡丹凋謝,這些游客還會再來嗎?要讓賞花經濟避免“曇花一現”的命運,必須突破“靠天吃飯”的傳統模式,在延伸產業鏈條、深化文化賦能、強化科技支撐等方面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讓河南的賞花經濟四季常青,“姹紫嫣紅”才能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金山銀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