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社旗:科技賦能蔬菜產業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春野浮新綠,耕耘正當時。4月7日一大早,迎著朝陽,走進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下窪鎮福之口蔬菜基地,放眼望去,排列有序的蔬菜宛如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在陽光下翻滾。工人們手持菜籃子,在菜地裡辛勤勞作,像極了踏浪前行趕海的漁民。藍的天、碧綠的菜地連成一線,與忙碌的工人構成了一幅絕美的春耕美景圖。
“我們這裡是計件算工資,像我這手頭不算快的,一天也能掙個100元-200元。並且在這離家也近,也算解決了我們這些出不了門打工的就業問題。”下窪鎮山口村村民田玲芝笑著向我們說道。
據基地負責人介紹,基地現在種植的蔬菜有上海青、廣東菜心、中華白等1500余畝,依托“高標准農田項目基礎+現代化冷藏保鮮技術+智能計件+雲端監控”的運營管護方式,實現了“傳統種植”與“現代管護”的深度融合,菜品質量直線上升,年產值可達2000余萬元。同時,基地每天用工平均200余人,累計為附近300名村民解決了就業問題。
“你看這些中華白長得多好,都是得益於這些高標准農田的基礎設施。該批高標准農田是2020年項目,共計1萬畝,投入資金達1500萬元。現在基地又建設了先進的冷庫,為每籃菜設置二維碼,便於了解每籃蔬菜的採摘人、蔬菜各環節檢測情況等各項信息。蔬菜基地的收益越來越好,也間接增加了我們村集體經濟的收入。”下窪鎮下窪村黨支部書記王帥說。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近年來,下窪鎮以“五星”支部建設為總抓手,狠抓產業發展,認真落實小田並大田政策,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加大流轉盤活土地資源力度,多措並舉爭取產業項目,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科技賦能”的新路徑,確定了“南煙北藥中菌”的產業發展格局,積極引進食用菌科學種植新技術、改進新型烤煙設備、申請建設中藥材飲片車間。推動全鎮的食用菌、中藥材等一個個特色產業名片逐步被擦亮。
談及蔬菜產業對鄉村振興的作用,社旗縣下窪鎮宣傳委員、副鎮長王榮義表示:“蔬菜種植是我們鎮的特色產業之一。通過發展該產業,帶動了附近的一批農民增收致富,也實現了集體經濟的整體增效。下一步,下窪鎮將繼續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為總抓手,發揮‘支部+基地+農戶’模式的積極作用,在持續鞏固現有蔬菜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持續擴大煙葉、中藥材、食用菌等種植面積,加大科技賦能產業的探索力度,引進更多先進技術和優良品種,爭取更多產業項目,推動下窪鎮特色產業向標准化、品牌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來源:社旗縣委宣傳部 作者:郭芳 張新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