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留言·觀察| 中原出海 河南綜合交通優勢“突圍”

楊曉娜
2025年04月07日09:5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地處中原腹地,河南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交通“動脈”中,內河航運建設全面起勢。

留言截圖。

點擊查看留言及回復詳情

“周口中心港建設如火如荼,希望盡快啟動上游賈魯河河道規劃建設,連接鄭州港,整合‘水陸空’立體交通,讓全省物流吞吐能力高效利用。”最近,一位網民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提出“復興水運,強化河南綜合交通優勢”的建議。

“箱通世界、貨運全球”。目前,周口港已建成中心港區、沈丘港區、西華港區、項城港區等規模性港區共97個泊位,開通了18條國內集裝箱航線、14條國際集裝箱通道。作為河南內河航運的重要樞紐,以周口港中心港區為龍頭“牽引”,河南內河航運發展勢頭強勁。

繁榮的周口中心港。河南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繁榮的周口中心港。河南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一個內陸城市,為何要發展內河航運?

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資源大省,河南產業體系完備、人力資源豐富、市場規模潛力大,暢通經濟循環,發展壯大樞紐經濟、通道經濟是必然選擇。

河南地跨黃河、淮河、海河、長江四大水系,從交通區位來看,全國“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中5條經過河南,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達到8個、居全國第二,鐵路運輸3小時內覆蓋全國53%以上人口,航空運輸2小時內覆蓋全國87%以上人口。

近年來,以“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為引領,河南著力打造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四張王牌”,加快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樞紐能級不斷躍升,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3月22日7時許,一架來自馬來西亞的水果包機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落地。跨越3000多公裡,“貓山王”鮮榴蓮、山竹等高端水果打“飛的”來了。

像這樣的包機每周都有。與此同時,許昌的假發、鄭州的戶外用品等諸多“河南制造”,也通過鄭州航空港快速出口,在海外市場開疆拓土。

“米”字形高鐵網四通八達,“空中絲綢之路”聯通中外﹔比亞迪打造新能源整車基地,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項目落地……積極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河南正在成為要素集聚的“磁場”、投資興業的“熱土”。

鄭州“四港聯動”雛形初顯。鄭州航空港黨群工作部供圖

鄭州航空港加快推動“四港聯動”發展。鄭州航空港區黨群工作部供圖

網民提到的,賈魯河通航意味著什麼?

賈魯河全長246公裡,貫穿鄭州、開封、許昌和周口4市,作為聯通黃河流域、淮河流域、長江流域的重要載體,通航后,將加快構建中部便捷出海水運大通道,更好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為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提供有力支撐。

水運通,產業興。“內河航運運載量大,成本低,耗能最少,尤其是對大宗貨物的運輸優勢明顯。多式聯運既是滿足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高效物流需求的必然選擇,也是其發揮‘承東啟西’區位優勢、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循環樞紐的戰略路徑。”業內專家表示。

不沿江、不靠海,河南如何向“海”圖強?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建成周口港中心作業區一期工程,加快沙颍河、淮河、唐河等13個港航項目進度。

前不久,2025年河南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為此定下“施工圖”。2025年,河南省計劃完成投資200億元,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7000萬噸,積極推動“中部便捷出海水運大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高標准實施出海水運大通道交通強國試點,提升區域內河航運一體化發展水平。

根據河南省內河航運“11246”工程,力爭到“十五五”初,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1億噸,完成投資1000億元,通航裡程2000公裡以上,打造沙颍河、淮河、唐河、沱澮河4條通江達海主通道,基本建成周口港、信陽港、漯河港、平頂山港、南陽港、商丘港6個現代化港口。

根據規劃,河南計劃2025年建成周口港中心作業區一期,推進賈魯河通航等13個港航項目,構建現代化內河航運網絡,強化鄭州國家中心城市輻射力,助力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現在鄭州港建設怎麼樣了?

“正在會同相關單位開展賈魯河通航工程前期研究工作,盡快推動項目實施,打通鄭州經沙颍河通江達海水運通道,充分發揮四港聯動效應,促進內陸腹地有效銜接長三角港口群。”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回復表示。

春暖中原,周口中心港車流不息,吊機轟鳴﹔千裡淮河上,信陽港·淮濱中心港貨船絡繹不絕﹔沙颍河畔,漯河港陣陣汽笛響耳畔……

通江達海,河南加速啟航!

(責編:霍亞平、黃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百年首次!36片甲骨回安陽“探親”
  • 南陽:讓千年藥香飄向世界
  • 跟記者體驗一場麥田裡的國家非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