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張曉亮委員:用好文化IP 助推鄉村振興

2025年01月20日15:2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河南省政協委員張曉亮。受訪者供圖

河南省政協委員張曉亮。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鄭州1月20日電(記者肖懿木)當下,鄉村振興戰略在河南全面深入推進,文化振興作為關鍵一環,亟待挖掘特色亮點、引入創新模式。河南省政協委員、思想集團董事長張曉亮建議,深度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資源,讓文化IP成為鄉村發展的新引擎。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張曉亮表示,河南鄉村文化資源豐富繁雜,卻因缺乏系統性整合,各地未能精准提煉文化精髓,只是零散地、表面化地呈現鄉村文化元素。轉化手法也頗為陳舊,跟不上數字化、創意化潮流,簡單堆砌民俗符號,難以塑造出辨識度高、傳播力強的鄉村文化IP。

以蘭考縣東壩頭鎮張庄村為例,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以焦裕祿精神為核心的紅色文化基因突出。

“2024年,我們以張庄村為試點,充分依托張庄自身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聚焦文化IP賦能土特產,精心做好‘土特產’文章。打造‘仁義禮智信花生’‘素書木梳’等土特產品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得雙豐收。”張曉亮說,這些土特產品牌的成功打造,不僅為張庄的鄉村旅游增添了新亮點,更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找准重點,才能以點帶面全面發展。張曉亮建議,應該組建跨部門的“河南鄉村文化IP融合發展聯盟”,成員包括文旅、農業農村、宣傳、大數據等部門及相關行業協會,運用“系統集成”思維統籌全域資源。借助大數據、AI智能分析,精准錨定各地鄉村文化的獨特基因,繪制“河南鄉村文化IP地圖”,為差異化打造奠定基礎。建議制定《河南鄉村文化IP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短期“破題”、中期“提質”、長期“出圈”的階梯式發展目標,倒推各階段任務與考核指標。

“希望越來越多的特色文化融入鄉村建設的肌理,為河南鄉村振興注入鮮活的動力,吸引更廣泛的流量關注,助力鄉村發展邁上新的台階。”張曉亮說。

(責編:辛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記者探訪南水北調水源地
  • 探秘“起重機械之都”長垣
  • 微電影《好日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