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河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讓黃河文化“潮”起來
活動現場,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分享《讓黃河文化“潮”起來》。人民網 霍亞平攝
人民網洛陽12月17日電(楊曉娜)12月17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河”宣傳推廣活動在洛陽舉行,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面向全國發出誠摯邀請,感受“潮”起來的河南、“潮”起來的黃河。
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與象征。今天,黃河文化與國潮風尚的“雙向奔赴”,讓新時代黃河文化“潮”起來。
讓黃河文化“潮”起來,要去尋根探源。馬蕭林談到,黃河與中華文明起源緊密相連。文字之源在甲骨,出於殷墟﹔哲學之源在周易,成於老子﹔姓氏之源在炎黃,根在中原﹔王朝之源在夏代,都於河洛……千年歷史積澱為黃河文化賡續傳承提供了活水源泉。
讓黃河文化“潮”起來,離不開文物故事。馬蕭林說,從舞陽賈湖的骨笛、鄭州大河村的彩陶雙連壺、新鄭鄭公大墓的蓮鶴方壺,到張擇端筆下的《清明上河圖》﹔從偃師二裡頭遺址、安陽殷墟、龍門石窟、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到絲綢之路、大運河留下的歷史印記……為世人呈現黃河文化的多彩畫卷,生動演繹古往今來的交響樂章,更為后人開啟了面向未來的廣闊遐想。
活動現場。人民網 霍亞平攝
讓黃河文化“潮”起來,少不了創新創意。馬蕭林表示,文創,讓黃河文化融入大眾生活。考古盲盒讓人們感知探索的快樂,美食飲品打造“舌尖上的博物館”﹔文具、服飾、日用品等國潮文創火熱“出圈”﹔《唐宮夜宴》《洛神水賦》利用新技術、新創意,切中時代審美脈搏﹔身著古風漢服、打卡洛邑古城,成為年輕人沉浸體驗的“必選項”……
讓黃河文化“潮”起來,是一場古今對話、是一次時空穿越。如此,才能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點燃文化熱情、堅定文化自信,讓沉睡千年的文化基因,代代相傳、再續輝煌。
最后,馬蕭林誠摯邀請大家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河,感受“潮”起來的河南、“潮”起來的黃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