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淅川:綠水青山如何“變現”

2024年12月05日16:21 |
小字號

江天一色無纖塵,岸綠庫清景色新。初冬時節的渠首淅川,格外清爽怡人。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渠首所在地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淅川縣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切實維護保障好億萬民眾飲水的安全線、復蘇萬千河湖的生態線、暢通南北經濟的生命線,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出了一條水清民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厚植底色 守山護水綠家園

南水北調,成敗在水質,治水之本在於治山,山有多綠,水就有多清。

“冬天種樹,冷風刺骨,凌晨5點就要拉著樹苗進山。”在淅川縣大石橋鄉袁嶺村大頭咀造林點,公益護林員石俊俠介紹說,石頭山上種樹要把石頭縫鑿成一個個坑,肩挑人抬一袋一袋往山上搬運泥土。幾百人從山腳“之”字排開,把樹苗、土、石頭傳遞送到了山頂,往往一干就是一整天,吃住在山上是家常便飯。19年來,石俊俠參與造林40余萬株,成活率在95%以上﹔每年巡山護林近300天,累計行程3萬多公裡。

鳥瞰丹江口水庫。王洪蓮攝

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樹。要踐行“兩山論”,跳出傳統路子、走向綠色發展,淅川出路在山,希望在林。  被稱為“地球癌症”的荒山石漠化現象,在丹江口庫區兩岸非常普遍。勤勞智慧的淅川人在全省首創了合同化造林模式,造林大戶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辦法也多了起來,修“魚鱗坑”、分級提灌,造林成活率大幅度提升。通水10年來,累計完成人工造林50多萬畝,連續17年位居全省縣級造林前列,環庫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1.7%。

種好生態林,筑起清水北送的綠色屏障﹔栽下經濟林,托起群眾致富希望。

走進淅川縣老城鎮石家溝村的杏李園,村民石金龍正在忙著冬季果園管護。“今年蜂糖李杏李產量、價格都上來了,一畝地能收入8000多元。現在主要是做冬剪、拉枝等工作,為明年豐產做准備。”石金龍高興地介紹。

老城鎮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統一品種改良、統一管護、統一銷售等,帶動村民積極發展杏李產業。目前,老城鎮已發展杏李兩萬余畝,其中蜂糖李8000多畝。

利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促成的良好生態環境、核心水源保護地的格局定位等優勢,淅川縣堅持規模化發展和品牌化打造,大力推廣生態高效林果業種植,成立林果發展中心,種植柑橘、軟籽石榴、杏李等生態林果23萬余畝,全縣林果業產值達6億元,10萬渠首農民端上“生態碗”。

深挖資源 特色品牌強縣富民

3000公斤羊肚菌1小時內被一搶而空﹔中國-東盟博覽會上,淅川農產品現場簽約金額逾600萬元﹔倉房鎮柑橘採摘節,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累計達50000噸……近年來,淅川縣農產品銷售異常火爆,除了過硬的品質外,品牌影響力也是受消費者青睞的重要原因。

淅川縣組織開展林果種植技術培訓。李雪山攝

面對這片生態農業發展的天賜之地,淅川縣始終以“水質保護、綠色發展”為主線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生態產業穿珠成鏈,在生態優先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先后獲得“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河南省出口農產品示范區”“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縣”等多項殊榮。

品牌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好見証。淅川縣強力實施品牌引領行動,先后出台《關於推進產業幫扶的實施意見》《林果產業補貼辦法》等優惠政策,加大對品牌農業項目的支持力度﹔嚴格農業投入品監管,建立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名錄108家,99家農產品主體納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服務平台﹔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商標品牌+產品認証品牌”創建體系,培育了“淅有山川”區域公用品牌,以及“岵山密”杏李、“榴博士”軟籽石榴、“京津源”和“亞洲一庫”大閘蟹、“丹江魚”“福森”中醫藥金銀花及“渠首淅川·一個中原看海的地方”生態游等子品牌,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農產品領域和旅游產業,有效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依托品牌效應,淅川縣借助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讓渠首生態產品通過網絡走出淅川、走向全國,為群眾增收致富鋪平道路。

生態賦能 綠色發展增福祉

在丹江口水庫東岸,村民開餐館、辦民宿,發展配套服務業。“淅川的水綠山青魚鮮,來玩的人越來越多,我們農家樂主打丹江魚、土雞、山野菜等農家菜,城裡人都愛吃,很多都是回頭客。今年五一、十一每天的接待量都在400人次,到目前為止,收入已達20萬元。”印象馬蹬29號農家樂老板韓中六說起現在的生活喜上眉梢。

水變清,綠生金。丹江口水庫日益優良的生態,也催生了沿岸百姓的美好“錢景”。

淅川縣大石橋那水鄉·水上青荷民宿,山水相依的村落景區成為拉動區域文旅消費的新熱點。該民宿總經理張居成告訴筆者,公司將通過三期建設把這裡打造成淅川觀鳥基地、淅川釣魚賽事基地、大石橋研學基地,讓游客在這裡玩得開心、吃得健康、住得安心,讓“那水鄉”的好風景孕育出好“錢景”,形成產業示范與帶動的商業模式,增加集體收益,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守護綠水青山,收獲金山銀山。“我們統籌生態建設和特色產業發展,持續推進縣域經濟綠色發展。”淅川縣縣長王興勇介紹,淅川縣把全域旅游、和美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等有機結合,依托環庫路各個景點,打造環山環水、別具一格、獨樹一幟的文旅產業,帶動全域旅游發展。目前,已建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個、3A級景區3個,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12個,打造星級酒店8家、精品民宿16家、農家樂700余家。

不僅如此,淅川縣還以爭創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引領,做足“旅游+”“+旅游”文章,以多業態融合激活文旅文創高質量發展。中國·淅川第一屆商聖范蠡文化節、中華軒轅龍舟賽等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文化體育賽事在淅川成功舉辦,“渠首淅川,一個中原看海的地方。”話題頻頻引爆網絡。到淅川的游客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3萬群眾吃上了旅游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貴在“就是”,難在“變現”,關鍵在“轉化”。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的淅川,必將實現生態“顏值”變經濟價值,讓綠水青山成金山銀山和致富“靠山”。(來源:淅川縣委宣傳部 作者:段平 王曉燕)

(責編:辛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小麥連“鏈” 產業成“串”
  • 探訪中原食品實驗室
  • 養老服務圈 托起幸福“夕陽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