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淇濱區:平安建設在身邊 守護平安看得見

夜幕降臨,行走在鶴壁市淇濱區大街小巷,隻見警燈閃爍,商圈、夜市等人員密集場所,一抹抹流動的“藏藍”身影讓市民感覺平安就在身邊。
平安是發展的基石,是群眾幸福的源泉。今年年初以來,淇濱區圍繞“五三”工程發展大局,狠抓工作落實,培育的“五步”解紛工作法獲評全國“楓橋式工作法”,探索的全鏈條化解矛盾糾紛“1+1+1”工作法入選全省“楓橋式工作法”,挖掘的7個“矛盾化解工作法”入選全市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實現了“全市爭優、全省先進、全國典型”的目標,“平安淇濱”“法治淇濱”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聚焦風險防范 筑牢社會穩定防線
強化源頭預防,發揮“一村一警一干一法律顧問一民調隊伍一心理咨詢團隊”和綜治網格員作用,常態化開展排查化解、分析研判,增強村組社區干部、網格員、樓棟長等“神經末梢”前端感知敏銳性,就地解決各類矛盾糾紛。加強排查整治,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緊盯重點人群、重點矛盾、重點場所,積極發揮各級“一站式”矛調中心和專兼職巡防隊作用,開展矛盾風險排查化解活動。強化多元調處,依托各級綜治中心、矛調中心,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工作體系,用好“一評四會”多元化解機制,發揮群防群治作用,統籌化解矛盾糾紛。
聚焦治安防控 守牢人民安全底線
抓好排查整治,持續開展“四大一送”活動,在重點領域、重點群體、重點人員管控上持續發力,推動矛盾糾紛從源頭治理到末端處置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強化社會面防控,提升預防打擊犯罪能力和工作質效,依托公安機關偵查中心、治安防控體系建立大型集訪處置、重點人員管理、娛樂場所監督、核心地點指揮調度等智慧公安模式,實現圈層查控、單元防控、要素管控。加強治安管控,持續開展“平安淇濱”“豫筑平安·夏季打防違法犯罪”百日會戰、命案防范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巡邏防控“1、3、5分鐘”快速響應機制,充實警力、屯警街面,增強群眾安全感。
聚焦專項行動 固牢平安淇濱根基
深化“三零”創建,緊盯目標,壓實責任,積極探索創新“三零”創建路徑,推動“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深化系列專項行動,持續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保護未成年人安全等專項行動,全力做好平安建設各項工作。深入推進掃黑除惡斗爭,聚焦重點行業、場所和區域,全力做好線索追查、發現、移交、查處等工作,堅決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聚焦基層基礎 提高社會治理成效
強化基層治理創新,深入推廣運用鉅橋鎮“五步”工作法,積極創新探索矛盾化解的機制方法和務實舉措,培育典型、總結經驗,形成更多上級認可、群眾受益、長效管用的“楓橋式工作法”。加強鄉鎮(街道)政法委員、網格員、巡防隊、保安、物業、志願者、“一村一警一法律顧問一民調隊伍”等基層隊伍建設,實現各類群防群治力量資源有效整合和科學配置,推動平安建設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強化智慧安防應用,最大限度發揮長安天網作用,提升視頻監控高清率、覆蓋率、聯網率、完好率,提高社會治安主動防控能力。
聚焦法治保障 扛牢服務大局責任
持續深化法治建設,充分發揮政法機關法治建設生力軍作用,立足新發展階段,全力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持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完善涉企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機制,依法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等違法犯罪,讓企業安心經營、專心創業。持續服務保障民生,實質性化解群眾合理合法訴求,不斷完善民事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調解聯動機制,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入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聚焦隊伍建設 提升干部能力作風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正風肅紀,著力鍛造一支忠誠干淨擔當的過硬隊伍,充分發揚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精神,上下齊心、傾盡全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鶴壁實踐貢獻淇濱力量。(鶴壁淇濱區委宣傳部供稿 作者魏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