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河南唐河:小分值帶來鄉村巨變

2024年10月21日17:11 |
小字號

濱河街道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探索推行“文明積分”“紅黑榜”等制度,建設文明積分超市。今年以來,積分超市已開展積分兌換1980多人次,累計兌換積分近40000分,商品價值4萬元以上。圖為幸福裡積分兌換的日用品展示櫃一隅。薛鑫業攝

近日,河南省唐河縣濱河街道王庄村以其煥然一新的鄉村風貌吸引了廣泛關注。寬敞平坦的村內道路、錯落有致的農家庭院、悠然自得的村民,共同構成了一幅溫馨和諧的鄉村畫卷。這一變化的背后,是唐河縣濱河街道在鄉村治理方面的創新舉措——積分制管理模式。

據濱河街道辦副主任薛鑫業介紹,曾經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是一大難題。然而,通過引入積分制,這一難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網格員如謝庄社區幸福裡的李婷婷,細心觀察並記錄村民的善行義舉,無論是熱心公益、孝老愛親還是移風易俗,都被納入積分系統。這一舉措不僅拉近了居(村)委會與群眾的距離,也使網格化服務管理更加精細化、人性化。

積分制的推行,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激發了村民的自治熱情。村民通過參與公共事務賺取積分,可以兌換牙膏、醬油、紙巾等日常用品。每個家門口的二維碼,村民隻要掃一掃,積分多少一目了然,實現了“一碼知信用、一碼曉環境”。村民們紛紛表示,參與公共事務不僅能帶來物質獎勵,更在精神上給予了他們極大的鼓舞和肯定。

在王庄村,積分制的影響尤為顯著。村部的醒目宣傳欄上,每三個月都會更新一張“鄉村治理積分榜”。老黨員王金國以350分的成績,位列2024年第三季度積分榜榜首。他積極參與村務活動,為村庄的安寧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積分制不僅帶來了物質獎勵,更讓村民們感受到了自己作為鄉村治理一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王庄村還實施了村級事務“陽光工程”,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確保村民積分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透明度。村民們紛紛把村裡的事當成“自家事”來辦,人居環境和鄉風文明的軟實力不斷提升。

“村裡將持續開展‘積分制’管理活動,引導村民自覺遵守村規民約、自覺參與村人居環境整治、改變陳規陋習,切實讓群眾體驗和享受鄉村治理帶來的福利,營造人人參與鄉村治理的良好氛圍。”王庄村黨支部書記翟春艷滿懷信心地說。“在這裡,每一個積分相當於五元左右,村民們可以憑積分在指定超市自由兌換商品。”自2021年以來,這種正向激勵機制極大地激發了村民的自治活力,許多過去依賴村干部推動的工作,現在都能由村民自發完成。

為深化積分制的實施效果,王庄村巧妙地將“一組一會”模式與積分制相融合,成立了自然庄黨小組與村民理事會。此外,他們還通過舉辦積分制知識競賽、座談會等趣味活動,加深了村民對積分制的理解與認同。同時,設立了“積分制紅黃榜”,對善行義舉進行正面宣揚,對違法亂紀、破壞公序良俗的行為予以公開曝光。

在濱河街道謝庄社區友蘭首府小區,積分制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居民不良生活習慣的挑戰,《友蘭首府小區居民積分管理辦法》的出台,糾正了席地而睡、電動車亂停、垃圾亂堆等陋習。同時,通過農民夜校等平台為居民提供了學習充電的機會,為鄉村文明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唐河縣濱河街道的積分管理制度,將紛繁復雜的街道(村級)事務及居民(村民)的日常行為細致量化。這一創新舉措成功地將鄉村治理的焦點從“集體事務”拓展至“家家戶戶的日常”,實現了治理理念的深刻轉變。通過物質獎勵與精神鼓舞相結合的方式,濱河街道不僅激發了村民的自治活力,更引領了村民思維與行為的正向變遷。積分制在村民間激起了一股良性的競爭,有效推動了鄉村治理的深入發展。

濱河街道的負責人對此深有感觸,他言道:“在濱河這片土地上,積分制如同一面明鏡,映照出村庄事務的每一個細節﹔又如同一把標尺,讓村民們在比較中找差距,在追趕中促提升。如今,我們的村庄面貌煥然一新,鄉風文明建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據統計,今年以來,濱河街道已有超過4300戶家庭踴躍參與到積分活動中來,參與率高達75%,累計積分高達15萬余分,其中已有8萬余分被積極兌換,這一系列數字生動詮釋了積分制在推動鄉村治理中的顯著成效。(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委宣傳部供稿 作者魯新建)

(責編:辛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黃河鄭州段未雨綢繆防大汛
  • 奧運級弓箭河南智造
  • 鄭州:愛心暑假班 家長放心孩子開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