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高校學子為鄉村振興開良方
“作為東南大學的學生,我們通過社會實踐,對方崗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第一,針對技術型企業卡脖子問題,應加強校企合作,積極引入相關人才﹔第二,對於傳統古村落石坑村,我們可以利用東大建筑老八校的優勢,為古建筑的修復和保護提出合理化建議……”7月26日,在河南省禹州市方崗鎮,由共青團禹州市委組織的喬誠博、常昊天、金耕甲、閆嘉誠等8名東南大學(簡稱“東大”)2023級本科學生組成的“綠野新夢”實踐小隊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提出了具體建議。
從今年6月底開始,共青團禹州市委積極組織暑期大學生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學校,以“先考察,再調研,后總結”的思路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並結合大學生們的專業知識,為企業發展、鄉村振興開出可行性良方。
在方崗鎮,“綠野新夢”實踐小隊先后探訪了河南省首批“五星”黨支部方東村、禹州市綠色鑄造園區南塑新材料有限公司、具有深厚生態和文化資源的河南省傳統古村落石坑村以及發展林下經濟的劉崗村,並利用周末時間與中小學生和家長面對面探討,為孩子和家長普及東大歷史,宣傳了東大“以人才報國,以科學名世”的治學精神,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爭取到東南大學上大學。
隊員們每到一處,都看得仔細,問得專業,記得認真。他們既總結特點,更發現問題,並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找出原因,提出意見和建議。“這真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些大學生就這麼一看、一問,就能把優點總結出個一、二、三、四,更能把問題找得准確到位,讓人不服都不行!”方崗鎮團委專職副書記楊淇雲說。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神垕鎮,大學生們漫步老街,通過觀摩精美鈞瓷、與商家與游客深入交流,不僅領略了鈞瓷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對當地手工藝品的市場現狀與傳承困境有了直觀認識,為后續研究提供豐富素材。
隊員們還走進苗家鈞窯,與苗長強大師面對面交流。通過參觀苗家鈞窯的珍貴收藏,傾聽苗大師就當地鈞窯的歷史、發展現狀及文化傳承振興的深入探討,讓隊員們集體討論提出鈞陶瓷產業發展的建議。“加大對鈞瓷文化的宣傳,用我們青春的視角做好鈞瓷文化傳播,讓更多的人因為我們的推介了解鈞瓷,了解神垕,了解china的真正含義。”作為禹州市人的東南大學2023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生喬誠博驕傲地說。
大學生們還來到禹州小麥科技小院,通過實地參觀、與河南農業大學的學長學姐深入交流,深刻感受到科技小院在推動農業現代化、提升農民生活水平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對科技小院運用科學方法提高農作物產量,並通過公益課堂、文化活動等形式豐富村民精神生活深受啟發,紛紛表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識,繼續通過線上討論等形式,整理分析調研資料,撰寫調研報告,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大學生們深入了解鄉村振興的多元路徑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性,還激發了他們投身鄉村建設、貢獻青春力量的熱情與決心。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鼓勵他們回報家鄉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共青團禹州市委書記曹林博說。(禹州市委宣傳部 作者:康曉燦 劉艷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