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河南各地

信陽浉河區:一葉興一業 茶香富茶鄉

2024年04月25日16:56 |
小字號

採茶不負春光好

浉河春暖,茶已先知。一杯信陽毛尖,儼然藏納著半個浉河的春天。

放眼望去,綠意漫山,茶韻悠然。一葉一芽,蘊藏春色﹔一拈一摘,皆是風景。採茶工們身著素雅的衣裳,手持竹簍,穿梭在茶壟間。一雙雙巧手在枝葉上跳躍,如行雲流水般流暢,如琴弦輕撥般優雅。指尖翻飛間,鮮嫩的茶青紛紛落入茶簍,不一會兒,便是滿目新綠。

浉河區是“信陽毛尖”的原產地和核心區,新派紅茶“信陽紅”發源地和主產區,境內“五雲兩潭一寨”為代表的名茶產地盛產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全區現有茶園面積63.5萬畝,2023年全區茶葉產量5.7萬噸,涉茶綜合產值117億元,新獲“2023年度重點產茶縣域”“2023年度三茶統籌融合發展縣域”“全國紅茶重點產區”等榮譽稱號。

青綠茶山如何能撬起“金山銀山”?在浉河,小小茶葉變身“致富金葉”,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搶春光 護航生產茶農笑

“我們茶企的資金需求大,這200萬授信金額對我來說真是及時雨!”當春茶還未冒出芽尖,浉河區建榮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建榮就喜滋滋地拿到了該區農村信用聯社的授信金額。

和王建榮有著同樣感慨的,還有浉河區浉河港鎮的陶玉亮。作為一家茶企的老板,看著一單單發出的快遞包裹,他笑開了顏。“現在流行線上賣茶,快遞量有大幅增加。還有外地游客來玩兒,買了茶也都要求郵寄。幸好政府聯合快遞公司為春茶開通了專線,我們售賣的茶葉都按時順利寄出,一點兒也沒耽誤。”

春茶採摘伊始,浉河區就提前謀劃,積極主動對接金融部門,創新綠色金融項目,簡化貸款程序,全力保障茶企、茶合作社和茶農的春茶生產資金需求。通過舉辦浉河區春茶生產工作會暨金融行業現場授信儀式等,針對春茶生產提出指導意見和幫扶措施,並組織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服務,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努力提高經濟效益。

寄遞作帆,茶香遠揚。浉河區通過“快遞+商業+農資”模式,暢通農產品進城與農資、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為加快運輸效率,減少中轉環節,保証時效更快更穩定,該區開通多條運輸專線,提供上門收寄、免費包裝等便利服務,實現省內茶葉郵件專線運輸、省外郵件統一航空運輸﹔組織毛尖茶網的服務隊主動上門,免費為茶農、合作社、茶企開展經營信息收集、產品數據採集、個人網點注冊等服務,為茶農在縣道兩側不同行政村關鍵路口設立互聯網路牌﹔設立換零錢、綠色窗口等便捷金融服務,提供普惠保險保障、補貼快遞郵費,助力茶香溢滿四方。

上茶山 產業賦能茶旅興

茶園春歸山山綠,摘得新茶葉葉金。

4月6日,信陽市浉河區2024年信陽毛尖開採季啟動儀式在浉河區浉河港鎮黑龍潭村、董家河鎮車雲山村、譚家河鄉土門村和東雙河鎮馬店村龍王寨同步舉行。

伴著鳴鑼聲起,浉河區信陽毛尖核心產區高山茶開採正式拉開帷幕。

“今年的天氣比較好,雨水充沛,茶品質很好,我們茶農的收入也挺不錯。”春茶開採季,浉河港鎮的茶農陳玉玲開起了視頻直播,線上的訂單響個不停,讓她也忙得不亦樂乎。

春茶交易正火熱。徐其良攝

近年來,浉河區依托信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做大做精茶產業,提升品牌價值鏈、延伸茶產業鏈、暢通跨區域銷售鏈,加快全產業鏈條打造和升級。通過深入挖掘潛在市場,該區積極引導茶企在直播平台拓展線上電商經濟,培育本地線上銷售團隊,引導涉外茶企與“一帶一路”國家廣泛開展合作。目前,浉河區已初步形成集種植、加工、物流、商貿、服務為一體,上下游相互配套、相互關聯的全茶產業鏈、全服務鏈。

“結合有機茶產業發展,我們在民宿的基礎上,融入了親子游樂、文化創意等元素,建成了雲崖古堡、觀星台、研學基地等設施,通過提供多樣化選擇,引得不少游客前來打卡。”馮俊是何家寨露營基地項目負責人。自打開業以后,浉河區的露營基地也漸漸多了起來。

從賣茶葉轉變為“賣風景”,依托豐富的茶資源和秀麗的茶園風光,該區先后建起了農家樂、民宿、露營基地等,開始享受起茶旅融合帶來的紅利。

圍繞“一城、一環、一核、三極”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浉河區啟動環南灣湖道路提質改造工程,充分展現“百裡茶廊、千峰競秀、萬頃茶海”的獨特美景,成功創建了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同時,該區堅持茶文化與全域旅游相結合,將茶歷史、茶名人、茶遺跡等茶文化元素融入到城鄉建設、景觀打造中,積極開發“茶旅+民宿”“茶旅+研學”“茶旅+康養”等茶文旅融合新業態,形成“民宿+茶園+休閑+購物+信陽養生菜”融合發展模式。

一葉茶、一座山、一幅景,在茶山之中,感受“隻此青綠”。每逢採茶季,來茶鄉浉河“登茶山、品毛尖、吃茶宴”,讓無數游客有了奔赴這裡的理由。

乘東風 科技引領茶創新

走進信陽師范大學茶葉檢測中心,隻見在干淨整潔的實驗室內,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檢測器材,工作人員正忙碌著,對送檢來的茶葉進行檢測。

“過去,信陽沒有專門的茶產品質量檢測機構,企業隻能將產品送到外地檢測,不僅耗時長,還增加了成本。”浉河區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黃輝告訴記者,現在企業在“家門口”就能完成所有檢測項目,7天內就可拿到檢測結果。

據悉,浉河區與杭州茶葉研究院、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信陽師范學院等高校院所,積極開展“大院大所”技術合作交流,建立“產學研”基地12個,為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相關技術孵化與人才培育場所,持續提升信陽毛尖加工水平、茶葉質量安全和標准化。目前,全區已建成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發中心4個。

“由中國工程院劉仲華院士牽頭,我們共同研發制造出了一條獨具信陽毛尖特色的智能化生產線。”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文新說,生產線的投入運行,讓信陽茶葉生產邁入了從“憑經驗做茶”到“看數字制茶”的新時代。

隨著茶香再添“科技味”,一片葉子解鎖了多種“打開方式”,孕育出了致富的“新茶經”。

浉河區不斷調整優化茶產品結構,先后開發生產信陽紅茶、信陽觀音、黑茶、白茶等新茶類,持續推進茶葉精深加工,不斷豐富茶葉產品及衍生品,提升市場附加值﹔成立夏秋茶生產技術指導小組,有針對性開展技術下鄉服務,積極引導茶企、茶農利用茶樹病虫害綠色防控技術,不斷加強茶園投入品的監管和茶葉質量安全檢測。

與此同時,該區統籌茶產業和茶科技,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與國內前沿數碼甲骨文公司、華為技術公司合作開發建立茶葉質量可追溯體系與數字化農業平台,通過架設茶園生態數據監測設備,完善田間作業、原料來源、工藝流程、產品檢測記錄和銷售檔案,建立全過程管理數據和分析服務模型,通過包裝標識制度,運用可追溯系統平台和溯源二維碼實現對茶葉種植、銷售環節的全鏈條可追溯。

一葉興一業,茶香富茶鄉。如今的浉河,以弘揚茶文化為引領,以做強茶產業為目標,以提升茶科技為支撐,促進“三茶”融合發展,闖出了一條綠色崛起的發展新路,成就了一個“點綠成金”的產業傳奇,不斷續寫著“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嶄新故事。(浉河區委宣傳部供稿 作者:徐銘)

(責編:於思遠、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考古人話殷墟新變
  • 鄭州: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圖景
  • 探訪殷墟博物館新館 感知偉大商文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