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專題策劃>>魅力鷹城 近悅遠來

【魅力鷹城·名勝古跡篇】千古悠悠澧河水 石橋臥波通南北

2024年03月08日17:01 |
小字號

在葉縣龍泉鄉龍泉村村北澧河之上,有一座飽經風霜的橋——翠花橋。它一頭連著龍泉村,一頭連著權印村,雖然沒有長虹臥波的雄姿,也沒有小橋流水的嫵媚,卻親歷了河兩岸滄海桑田的興衰巨變。

曾是出行要道

83歲的權印村村民李自生背著手慢悠悠地走在翠花橋上,5塊石板並排鋪就的橋面在歲月的侵蝕下,顯得高低不平。石板與石板間以鐵釘固定,其中第三塊、第四塊石板中間那深邃綿長的車轍印,就像一道古老的弦,彈奏著靜穆滄桑的歲月之歌。

“石板中間的溝壑是過路牛車留下的車轍印。每當河水上漲、石橋被淹,村民們都會到橋東邊500米開外坐船過河。”李自生回憶說,小時候他經常在石橋附近玩耍,那時河水清澈見底,一到夏天,忙完農活的村民們都會聚在石橋兩岸,在這裡洗去一天的疲憊。大家最開心的就是在河裡撿到“吉錢”,因為無論誰家嫁娶,途經石橋時,都會往橋下撒銀元或銅錢。

曾任葉縣文化局局長的李元芝說:“以前這座橋是古代柏國及豫南數縣去往中原的主要通道。”由於是古道上連接河兩岸唯一的石橋,村人與外界交往接觸,除了渡船就是依賴這座石橋。可以想象古時候趕著牛車的商賈、載著糧草的農人、牽牛放羊的牧童走在石橋上的景象。

上世紀80年代以前,翠花橋都是南北兩岸居民往來的必經之處。1981年,該橋西側約150米處架起了一座鋼筋混凝土橋梁,這座橋才慢慢淡出大家的生活。

多次修繕更名

當地不少村民稱翠花橋為“澧河石橋”“龍泉寺橋”。因翠花橋建在澧河上,且古時澧河南岸有一眼泉井與河水相通,因泉建寺,寺因泉名,橋因寺名。如今,在翠花橋西南角,龍泉寺依然存在。

李元芝說:“翠花橋在歷史上曾數次更名,古時候也叫善橋,傳說中的橋名還有呂橋、董橋等。”

相傳,古時候橋北岸的呂家和橋南岸的董家出資對石橋進行大面積修繕,過往行商和當地村民交口稱贊。后來雙方因橋名鬧起了糾紛,呂家稱之呂橋,董家稱之董橋,官府多次出面調解,雙方各不相讓。至公元1264年郭岩繼任葉縣知縣后,親到現場傾聽兩家敘述,並走訪石橋附近鄉鄰,被呂、董兩家的善舉感動,揮筆書曰:“為民涉水之便,不管呂家、董家,都乃行善也,此為‘善橋’,明汝功德,留傳后世。”呂、董兩姓皆大歡喜,這座橋自此更名為善橋。清同治《葉縣志》稱郭岩明敏有斷、仁愛無私、政績可觀。他巧斷橋名的官司在民間廣為流傳。再后來,葉縣知縣廖思芳平叛有功,升任鎮江知府,陽春三月路過此橋,春風得意的他見兩岸桃花粉嫩,楊柳依依,景色醉人,興致大發,遂以“翠花橋”名之,一直沿用至今。

新中國成立后,當地政府編修的“葉縣政區圖”,將龍泉澧河石橋正式載名為“翠花橋”。

“翠花橋早期是渡口,現在還能看到東邊遺留的三個古道道口,呈漏斗形。歷史上這座橋曾經過多次修繕。”李元芝說,史料記載翠花橋始建於明代,但他曾在橋上看到3塊蝴蝶形狀的腰鐵構件,根據工藝推算,這座橋應是宋、金時期建造的。不過,后來修葺石橋時,帶有蝶形腰鐵構件的石條被埋在了下面,無法看到了。

李自生說:“上世紀70年代發大水,橋兩岸的寨牆都被沖毀了,翠花橋整體還算完好,隻有個別橋面斷裂。”

修好后的翠花橋又多次經歷特大洪水,上游沖積下來的泥沙淤塞了石橋橋孔,橋面嚴重毀損,橋墩下沉,翠花橋一度被埋沒於河床下。

翠花橋最近一次修繕是在2013年,岸邊石碑上有縣政府修橋時鐫刻的碑文:“龍泉澧河石橋位於龍泉村北,始建於明代,又稱翠花橋、善橋、龍泉寺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因年久失修,橋墩、橋板、木質樁基受損嚴重,2013年,葉縣人民政府籌資180萬元,由南陽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設計、河南龍源古建園林公司施工,修復橋身33孔及其雁翅、海堤石等,增設了水牆······”

修橋時,文物部門工作人員考查發現,橋面的個別石板下面也有很深的溝槽,說明這些石板當年正面碾軋溝槽太深,已經影響車輛行駛,維修時把它翻過來繼續使用。這是古代翻修石橋常用的方法之一,有力地証明了翠花橋存在的年代相當久遠,也是對該橋歷史上多次進行修繕的翔實印証。

技藝獨具匠心

據了解,翠花橋是一座漫水橋,為柳木樁基,青石板結構,兩側無橋欄,現存橋身全長64.75米,寬3.17米,高1.25米,31孔,每孔由5塊數噸重的石條鋪就。

橋面及引橋面由175塊條狀青石板組成,每塊石板長1.3米。石板之間以鐵釘固定,石板與橋墩之間由鐵條連接,中間馬車碾軋的地方鋪著兩塊淡黃色的花崗岩石條,質地堅硬,極為耐軋,橋面上3個雄健的龍頭形狀各不相同。

“翠花橋建造風格別致,與一般石橋不同。它的橋墩分上下兩部分,上部是兩層條石,下部是碗口粗的柳木樁。在柳木樁上形成了一個縱向整體的石板橋墩,每塊石板下有數根粗柳木樁夯楔在河床中,河水在木樁間暢流無阻。柳木樁呈梅花狀分布,且略低於河底,石橋置放在柳木樁上。原來翠花橋的每個橋墩都雕刻有精美龍頭,探出橋身,逆水排列,這一巧妙設計,除了增加橋的美感,還可以起到分水的作用。”李元芝說。

為什麼採取這種建造方法?李元芝表示,因為河床均為沙石,根據力學原理,在洪水暴發時,橋墩周圍會形成旋渦,像大浪淘沙一樣向下翻,沙、石被水挖空沏走,若用其他材質橋墩會發生傾斜,橋面會因受力不均而垮塌。建造者利用柳木在水中長久不朽的特性,將柳木樁楔在橋兩側數米遠,以防泥沙流失,增加了橋墩的穩定性。多個柳木樁支撐著下層石板,放在柳木樁上的橋墩和橋面之間又用鐵條縱橫捆連,渾然天成。

如今,翠花橋已成為黃河以南歷史最久的石板橋之一,2019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頂山市委宣傳部供稿 作者:燕亞男)

(責編:辛靜、楊曉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探訪殷墟博物館新館 感知偉大商文明
  •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的“新寶藏”
  • 冰天雪地 眾藝人齊聚馬街鬧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