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專題策劃>>魅力鷹城 近悅遠來

【魅力鷹城·考古文物篇】葉縣文集遺址:消失的繁華集鎮

2024年03月08日16:47 |
小字號

“青山不墨千秋畫,澧水無弦萬古琴。”1300多年前的盛唐時期,詩人李白游歷澧河一帶時,曾留下詩句盛贊這裡的山水。

考古發現,葉縣常村鎮文集村旁曾有一處臨著澧河的集鎮,自唐代至元代一度繁華。或因當年戰事頻繁,集鎮上居民的平靜生活被打破,紛紛將珍貴物品藏於地下。雖然這處集鎮后來消弭於無形,至今仍能通過地下的文物及遺跡一窺往昔盛景。

2008年,文集遺址的考古發掘入選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2013年,該遺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田地裡屢現“寶物”

文集村處於葉縣西南隅的平原地帶。文集村看上去並不大,路邊是清一色的新式樓房。村裡也有一些挑脊式老房子,保留著舊時鄉村農舍的古朴風貌。村子南臨澧河,村西是南水北調干渠,寬闊高大的干渠高出地面數米,一渠清水蕩蕩北流。

在文集村東南路邊一處翠綠竹林旁,兩塊相鄰的文集遺址標志碑引人注目,上面分別刻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字樣。

“如果不是前些年考古發掘,根本不知道村裡地下會有這麼多文物。”文集村黨支部原書記潘世佑年屆八旬,至今仍是文集遺址文物保護員。潘世佑滿頭銀發,精神矍鑠,在他看來,文集村和附近村子一樣普通,但又有著不尋常之處,多年前村民們下地耕作時,不時會發現有銅錢、瓷片冒出來。

今年50多歲的文集村黨支部委員潘鋒也多次聽聞村民在田地裡發現舊時代物件之事。潘鋒說,村裡還有人挖出過茶盞,“杯子上有蓋,青綠色,跟電影裡地主喝茶用的一樣”。

“以前地裡邊發現過銅錢、瓷碗,有人來收,稀巴爛賤就賣了。”60多歲的郭姓村民說。

一條街“旺”到金元

文集村和文庄村之間是南水北調干渠。站在高聳的文集跨渠公路橋上,潘鋒指著南側干渠以西、百米開外的大片綠化帶及田地,稱“那裡就是文集遺址當時的考古現場”。

2006年至2008年,為配合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省、市、縣三級文物部門組織的考古隊在此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15000平方米。考古隊發掘的地方,基本上就是水渠佔壓部分。

“當時的發掘成果証實,這裡是宋金對峙和元代時期極為繁華的一個集鎮。”曾參與過文集遺址考古發掘的市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米柯萊說,文集遺址文化層堆積豐厚,平均深度近兩米。考古發現遺跡1700多處,縱跨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七個朝代,“文化層關系很清晰,如一幅幅圖畫,展示了文集不斷變換的容顏”。

唐代早期,遺址內隻有幾個灰坑和灰溝,應該是農田的排水設施。唐代后期到北宋,有大面積的硬土踩踏面,出現兩座單間房屋。研究人員判斷,當時這是一處廣場性質的大型活動場所。金代時期,出現大范圍青褐色墊土和青磚砌牆的單間、排房,其中一處排房六間相連,東西長17.1米,南北深8.1米。金代末期至元代,則以大型庭院式建筑為主。元末至明代,僅在遺址東北部有一個建筑基址,上面有座歷經多年完成的大型庭院式房屋,內有一些清代器物。遺址北部有一批清代墓葬,顯示該遺址已被廢棄。

遺址的中心是一條寬闊的路。這條路從唐代后期開始使用,自西向東橫貫遺址中部,房屋及其他所有遺跡都在路兩側依次排列,然后分別向南北方向縱深展開,正是一條繁華的街市。

“周邊沒發現寨牆之類的牆體。”米柯萊說,寬闊的街道、排列整齊的排房和大型庭院式房屋,出土的大型吻獸類房屋構件,集中的大型地灶與火池,都說明這是一處自唐代延續至明代,在金代漸趨繁華的大型民間商品流通、交易場所。

街道在東部呈漫弧形折轉至東北方向,轉彎處向南分出一個岔道,直抵澧河北岸,研究人員判斷,那是通往河邊碼頭的專用道路。

窖藏現往昔繁華

最能展現文集往昔繁華的,當屬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窖藏坑,有的藏有大量精美瓷器,有的是成缸的銅錢。

米柯萊說,2007年初,考古人員在遺址內清理出一個十分罕見的金代瓷器窖藏坑,共出土36件金代瓷器,較為完整的有17件。其中一件盞有托有蓋,可以組合成一套完整的茶具,是當時國內發現的唯一能配套使用的金代鈞瓷,“專家說,這改變了人們對金代鈞瓷的認識,也為宋金元瓷器斷代提供了新資料”。

“鈞瓷、青瓷同在一個窖藏坑內的現象非常少見。”米柯萊說,這批瓷器均出自民窯,但部分瓷器是滿釉支燒,使用了官窯的燒造工藝,制作精美。

在隨后的發掘中,還發現儲藏有銅錢幣的窖藏坑,其中一個窖藏坑內出土的銅錢重800多公斤,絕大多數是北宋銅錢,也有南宋和金朝的銅錢。“金朝遺址發現南宋錢幣,說明當時南北方仍保持著經濟交流。”米柯萊說。

整個發掘過程中僅各類窖藏坑就發現30多個,大多屬於金代,最晚可能至金末元初。大都是制作精良的鈞瓷、青瓷,民間常用的白瓷較少,可以推測其中大部分瓷器應是專供銷售的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青瓷玻璃質感強,與汝州張公巷窯出土瓷器相仿,一些青瓷又與寶豐清涼寺出土瓷器相仿,研究價值和意義巨大。

一些文物檔次較高,其中一件花鳥紋三彩方盒十分華麗,出土時盒內殘留不少白色粉末,可能是女性的化妝用品。

窖藏坑大多位於房屋基址內或附近,其中很多是口小底大的豎穴圓形坑,還有少數為方形坑及帶有地道的洞室。窖藏坑的口、壁、底加工較為規整,有的還用火烘烤過。許多都是子母坑,子坑內大都放有一隻或幾隻用來盛裝物品的瓷缸、瓷盆、陶盆等。

一些專家認為,窖藏坑遺留下的大量瓷器和當時南宋與金王朝征戰不斷有關。當年南宋軍隊越過淮河進攻汝河流域時,居住在汝河支流——澧河岸邊小鎮的金朝民眾棄家而逃,臨走時將一些較珍貴的生活用品埋藏起來。而戰爭期間一些瓷器商戶一去不返,就留下了儲藏完整瓷器的窖藏坑。

在平頂山博物館“文集世景”展廳,數十件瓷器藏品大都是文集遺址出土的,以瓷盤、瓷碗、瓷盞為主,有白瓷、黑瓷、鈞瓷,還有天青釉瓷,見証著文集的往昔繁華。

“如今的澧河早已不能通航,但古時文集的興盛應該與澧河水運的發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米柯萊說,考古發掘中發現的地灶有的是三連灶,這說明當時的飯館生意很好,有時要用幾個灶來生火做飯,而出現的大量骰子、圍棋子,則說明這裡或曾開設賭場等娛樂場所。

“這個一度極為繁華的集鎮,為何后來逐漸沒落乃至廢止,個中原因尚無答案。”米柯萊說。(平頂山市委宣傳部供稿 作者:王春生)

(責編:辛靜、楊曉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探訪殷墟博物館新館 感知偉大商文明
  •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的“新寶藏”
  • 冰天雪地 眾藝人齊聚馬街鬧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