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專題策劃>>魅力鷹城 近悅遠來

【魅力鷹城·考古文物篇】葉縣余庄遺址:墓葬現史前文明

2024年03月08日16:45 |
小字號

葉縣境內的余庄遺址是一處距今約4000至4400年的龍山文化遺址。在遺址內一些貴族墓葬中,發現了帶有禮制色彩的成組器物,這在中原地區極為罕見,對中華文明起源、夏文化等學術課題研究有重要意義,從而引發廣泛關注。

遺址驚現貴族墓

余庄遺址位於葉縣鹽都街道余庄村南,西臨103省道(葉縣東環城路),東接隆鑫大道,北距沙河近4公裡,東西長1600米,南北最寬約1400米,面積在100萬平方米以上。

2019年,這裡准備建設葉縣標准化廠房項目,前期經我市文物部門勘探,發現此處是一處龍山文化遺址。2020年8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我市文物部門對這裡進行考古發掘。

筆者一行趕到余庄遺址,市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米柯萊介紹了最初的發掘情況。位於遺址南端的探方裡是一個較早發現的貴族墓葬,“墓坑裡的隨葬品排列有序,盡管沾滿泥土,但看上去質地精良,器型完好,令人驚艷。”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吳偉華是該遺址考古發掘負責人,他說:“這個遺址發現的龍山文化時期墓葬有數十座,一座被命名為M10的墓葬最為重要,是當時河南境內已發現的隨葬器物數量最豐富、等級規格最高的龍山文化墓葬,應屬於高等級貴族墓葬,研究價值極高。”

吳偉華說,M10墓內隨葬器物有33件,均為陶器,以泥質黑陶為主,個別為灰陶,其中32件放置於墓室內東部二層台上,1件放置在墓室主人腰部左側。隨葬陶器包括食器、酒器兩大類,其中的豆、觚器物排列有序,器類成組,數量為7組,呈現出鮮明的禮制色彩。

成熟禮制很驚艷

“M10墓葬發現於2020年10月7日。”吳偉華清楚地記得發掘的日期,M10墓可以說揭開了一位4000年前貴族生活的神秘面紗。

“古人很早就有視死如生的傳統,因此他們的陪葬品很多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吳偉華說,M10墓是迄今河南境內已發現的隨葬器物最豐富、等級規格最高、禮制色彩最明顯的龍山文化墓葬,壺、罐、盤、高柄杯等類別明確。這說明,在當時部落大多數成員還在為填飽肚子而努力時,這批早期的貴族已經過上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宴生活。

在該墓東北不遠的另一探方裡也發現了一組陶器,共有20多件器物,包括鼎、豆、觚、碗,同樣擺放有序,豆與觚依次擺放,數量同為7組,與M10墓內隨葬的主要器物數量相同,反映出相同的禮制觀念。隨后又發現隨葬器物呈5組、9組的情況,顯示出隨葬物品的差異化。

龍山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夏商周文明歷史之前。進入商周時期,人們在祭祀、宴請、隨葬等方面都有等級森嚴的禮制,如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等。

吳偉華說,此次余庄遺址發現的7組豆和觚的組合,讓人聯想起后世列鼎列簋的禮制,一些墓中的殉人更彰顯了墓主人的貴族身份,發現的一些小墓裡則沒有隨葬品。這些考古成果足以說明,早在龍山時期已有成熟、完備的禮制,同時也不排除余庄遺址部分遺存可能已進入夏代紀年。這些帶有明顯禮制色彩器物的發現,為研究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原地區的禮制起源、社會復雜化進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余庄遺址此前已發現的考古成果,不僅引起我省考古界人士的關注,也引來國內考古界諸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吳偉華說,我國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此前也專程來到余庄遺址考古現場,指導考古發掘。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雷興山認為,中原腹地長久以來都沒有發現夏代以前的高等級大墓,余庄遺址M10墓葬的發現填補了學術空白,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遺址又有新發現

在余庄村,發掘出的各類文物放置在一個庫房裡,工作人員正忙著修復文物,其中M10墓裡發掘的33件器物被規整地擺放在一起。

“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器物,價值卻非常高。”吳偉華說,這些擺放有序的器物,“說明大約在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200年這個時段,中原地區已經形成成熟的陶禮器制度,此前在其他地方,有禮器,但沒禮制。這個禮器制度,展示的是華夏文明禮制的源頭,並且是成熟的禮制,達到了相當高的文明程度。華夏文明的核心就是禮制,這一發現,把這個禮制又往前推了幾百年。”

庫房裡一件修復好的褐紅色細高器物引人注目,器物高約30厘米,三個尖細足,造型美觀。

吳偉華說,這件源自於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的陶器酒具,名字叫鬶,“余庄遺址裡發現不止一件這樣的器物,說明當時大汶口的東西傳到這兒了,這是文化的傳播與融合。”

吳偉華說,余庄遺址龍山M10墓葬因規模大、等級高,隨葬有成套的陶禮,引發學界的廣泛關注。2021年葉縣余庄遺址被納入“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項目。2022年繼續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又有很多新發現,共清理墓葬21座(含瓮棺葬4座)、灰坑80座、房址4座、井兩眼。出土玉、石、陶、骨等各類遺物300余件(組)。通過探溝發掘,在遺址東部邊緣地帶發現壕溝一條,已探明長度約700米。根據走向、規模和時代,初步判定壕溝屬於遺址環壕的一部分。該年度考古發現進一步明確了龍山時期貴族墓葬制度的內涵,確認在龍山時期中原地區已經形成規范、成熟的禮器制度。同時通過勘探在遺址邊緣地帶發現疑似環壕,為下一步探討遺址的准確范圍和邊界奠定了基礎。

距離余庄遺址十多公裡的衛東區蒲城店遺址因發現兩座龍山時期古城而備受關注。吳偉華表示,目前來看,蒲城店遺址與余庄遺址關系很密切。

“沒想到我們村會有這麼大的考古發現。”余庄村黨支部書記余國杰說,“村裡現有村民1600多人,以前隻知道先輩們是幾百年前從外地遷移過來的,沒想到早在幾千年前就有古人在這裡繁衍生息。”

吳偉華表示,對於余庄遺址貴族墓中發現的重要文物,暫時採取原址封存保護的措施,直到整個考古發掘結束。他展望今后的考古發掘時說:“希望能獲得更重大的考古成果,圍繞中華文明起源、夏文化研究等重大歷史課題不斷取得新突破。”(平頂山市委宣傳部供稿 作者:王春生)

(責編:辛靜、楊曉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探訪殷墟博物館新館 感知偉大商文明
  •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的“新寶藏”
  • 冰天雪地 眾藝人齊聚馬街鬧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