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裡的“新寶藏”

2024年02月24日08:34 |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小字號
孫寶菊向游客介紹福壽紋刺繡雲肩。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孫寶菊向游客介紹福壽紋刺繡雲肩。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人民網鄭州2月24日電(記者徐馳、尚明楨)“曄如雨后雲霞映日,晴空散彩虹。雲肩也稱披肩,多以彩錦繡制而成。”

“雲肩圖案上繡有蝙蝠,因其與‘福’‘富’諧音。每一個繡片,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

2月22日,鄭州博物館四樓《錦繡雲霞》立體展廳內,孫寶菊指著櫥窗內的雲肩服飾,生動形象地向游客介紹著這些晚清民國時期的藏品。

這個“講解員”有點特別。用詞專業,對文物如數家珍,身上卻是一件保潔服。腰包內,抹布、刷子、噴壺等保潔工具一應俱全。“講解員”也玩角色扮演?

“不愧是‘寶藏阿姨’,講得真好,鼓掌鼓掌。”游客們卻似乎不驚訝,一問,原來會講文物的“寶藏阿姨”早已名聲在外。

保潔員咋干起了“解說”? “有些游客大老遠來,錯過館內的講解時段,看得一知半解。我喜歡傳統文化,天天聽講解,就想著好好學學,幫著解答點問題,不讓游客太遺憾。”孫寶菊說。

想講文物,可不容易。工作之余,她戴著老花鏡,吃力地輸入、查詢。下班回家路上,手機貼著耳朵,反復地聽專業人士講解。日常,她追著館內的講解員們“打破砂鍋問到底”……

孫寶菊的“名氣”越來越大,前來聽她講解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以前哪見過這麼多人,春節假期,俺這兒來了快八萬人呢。”孫寶菊興奮地比劃著,“你們年輕人會說,肚子吃飽了,腦袋也不能空。”

“這字念啥啊?”

二樓《創世王都》展廳內,商丘游客劉欣雅與同伴駐足在櫥窗前,一臉疑惑。

“盉(hé),這件文物是鉉紋銅盉。盉,流行於商周時期,主要用途是盛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也就是你們年輕人說的調酒器。”57歲的保潔員吳留萍應聲“上崗”,開始講解。

“活到老,學到老,退休也得發揮余熱。”吳留萍是鄭紡機一位退休質檢員,在鄭州博物館做保潔工作不足一年,在孫寶菊的感染下,也開始“兼職”講解員。

“‘寶藏阿姨’的涌現是博物館文化潛移默化傳播的一個展現。我們對阿姨們進行適當獎勵,鼓勵她們保持熱情,大膽講。也敞開大門,讓專業的講解員為她們答疑解惑。鄭州博物館將繼續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鄭州博物館副館長郭春媛說。

“中國的文化,多有內涵,多有意思。現在喜歡傳統文化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來這兒參觀的游客,年輕人佔絕大多數。不忘本,是好事。”吳留萍說,春節假期,家裡女兒勸她歇一歇,但是能和更多人分享、學習,讓她更快樂。

“咱都是因為熱愛,所以傳承。”旁邊的孫寶菊阿姨“語出驚人”。倆人哈哈一笑,古朴凝重的博物館瞬間活潑起來。

(責編:辛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