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孝善大食堂”建成記(幫扶縣駐村手記)

本報記者 盛玉雷 韓文鋆
2023年11月20日07: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清脆的雞鳴聲,劃破河南省虞城縣朱樓村的氤氳晨霧。75歲的劉永江拿上籃子,騎上“電驢”,趕往鎮上早市。土豆挑沒破皮的,豆芽選飽滿的,雞肉現場處理好……一個多小時的精心採買后,劉永江滿載歸村。

  “劉大廚,又周四啦?中午吃啥好的啊?”路過的村民笑呵呵地打招呼。

  “拿手菜。”劉永江嘴上回答,腿腳不耽誤,直奔村室旁的孝善大食堂。

  每周四是朱樓村孝善大食堂的“開放日”。這間於今年7月建成的孝老食堂,以“以孝治家”為主題,全村40多名80歲以上的老人,每逢周四可以來享受一頓免費午餐。

  辦食堂,村黨支部書記朱昌亮是倡議者。2018年,響應鄉村振興的號召,朱昌亮回村當起帶頭人。路修了,田整了,朱昌亮打心眼裡感到政策惠農“真不孬”!可每每在近2000人的村子裡轉悠,他總覺得缺點啥。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塑魂。“咱村缺啥?缺了那麼一股子精氣神兒!”朱昌亮在黨支部會上打開話匣子,年輕人多在外務工,能不挂念家裡老人?“咱朱樓村,姓朱的不少。我尋思著弄起老年食堂,咱們替在外打工的人盡孝。人雖隔得遠,可是心得攏一塊兒!”

  大家默默點頭,又不乏擔憂:老人腿腳不便,牙口不好,弄啥咧?做飯要廚房,吃飯要桌椅,哪有現成的地兒?吃飯免費但做飯花錢,錢從哪兒來?老人飲食不敢馬虎,食品衛生怎麼保障?

  “既然利民,就別畏難,咱黨員干部帶頭干!”朱昌亮帶著幾個支委,摸排村裡的閑置房屋,不是太遠,就是危舊,最后一會商,干脆蓋一間!

  房子建好了,運營經費哪裡來?朱昌亮率先掏出1000元,又挨個給自家娃打電話“募捐”。在北京工作的兒子朱龍奎一聽,二話沒說就轉來2000元,“咱村這是辦了件大好事,絕對支持!”

  老朱一家這麼“拼”,村裡其他人也坐不住。大家的事情,大家謀劃大家辦,你500元、我1000元,“空前大團結”﹔包村干部、縣規劃中心干部、村豫劇團團長也聞訊而來,“孝老愛親,不能少我一份”。短短一周,就湊了兩萬多元,夠食堂運營兩年!為了把好事辦好,村裡還成立了理事會,請有聲望的人擔任會長,聘請了會計、廚師,組織起志願者,專門負責食堂的管理和運行,特別規定食材必須當天採買、當天烹飪、當天處理。

  大廚劉永江就是這時候被老朱勸來的。在外打拼大半輩子的劉永江,原本是要回鄉享清福,一聽食堂這事兒就來了勁,堅持要“再就業”。

  “得給老哥老姐們‘露一手’。”劉永江站在灶台前,熟練地顛著勺。一旁洗餐具、切土豆、擇豆芽的“小工”,都是和他一樣的“熱心腸”,“剛開始村北頭的老劉還不願意來呢,現在比誰都積極!”

  炊煙裊裊,飯香四溢。10點多,老人們聞“香”而來。在兒子的攙扶下,95歲的沈大娘選了角落的座椅。87歲的五保戶劉大娘特意到廚房來“點菜”。朱昌亮的父母也過來湊個熱鬧。食堂外,一輛輛三輪車、助力車依次排開,井然有序﹔食堂內,大家圍在一起,熱熱鬧鬧。話裡話外,有今年的豐收,有近來的趣聞,有彼此的關懷,有來年的期待……

  很快,土豆燒雞塊、豆芽炒肉絲、麻婆豆腐、茶葉蛋陸續出鍋。“開飯!”看到人齊了,朱昌亮招呼一聲,“今兒三個菜,加一個蛋,饃大伙兒吃幾個拿幾個,管不管?”“管!”

  小食堂,折射民生,彰顯民風。人孝百願成,家和萬事興。孝善文化不僅是“和諧美滿求幸福”的養分,也是“凝心聚力謀發展”的紐帶。“以基層黨建引領,用孝善文化鑄魂,豫東的鄉村振興有底氣。”虞城縣黃塚鄉黨委書記楊猛說。

  飯畢,老人們在食堂裡有說有笑,朱昌亮也湊了過去,和他們暢聊下一步的打算:

  “食堂另一邊空地收拾出來,建個活動室,大伙兒有個地方聊聊天、下下棋。等村道上的路燈都裝上,咱朱樓村就更亮堂嘞!”

(責編:於思遠、黃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河南鹿邑:紅火日子“刷”出來
  • 助力鄉村振興 唐三彩煥發新光彩
  • “西峽香菇”飄香“一帶一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