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人民建議|網民建議打造商都歷史文化區 河南鄭州:方案十分有借鑒意義

2023年11月18日08:31 |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小字號

網友留言截圖

人民網鄭州11月18日電(記者尚明楨)“商都歷史文化區是對外展示黃河流域歷史文化的重要名片,希望能持續高起點、大手筆、以繡花針的功夫建設打造商都歷史文化區。”近日,河南鄭州一網民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針對打造商都歷史文化區提出諸多有價值的建議。

網民趙先生介紹,鄭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裡,歷史上曾五次為都、八代為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作為河南省省會,鄭州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特大城市,有黃帝故裡、商城遺址、天地之中等眾多歷史人文景觀。“作為土生土長的鄭州人,這座古老的城市卻沒有很響亮的歷史文化IP,我很遺憾也很著急。”趙先生說。

鄭州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作出回應

圍繞打造商都歷史文化區、復建夕陽樓,開元寺塔等問題,網民趙先生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多次建言獻策。“夕陽樓、開元寺塔是鄭州重要的歷史文化IP,建設國際文旅城市的重中之重,猶如應天門之於洛陽,大雁塔之於西安。希望可以盡量復建,VR現代技術復原呈現的效果必然不如復建的效果。夕陽樓可以參考洛陽應天門的建設,在下部城牆內部建造遺址博物館進行展示。在上部,可以復建夕陽樓,供旅客登高,感受李清照登夕陽樓時的意境,復建后的夕陽樓將成為重要地標之一,為夕陽樓片區街區商業和阜民裡片區塑造人氣。趙先生說,開元寺塔身高53米,復建后可以與二七塔形成東、西大街雙塔,也能為塔灣老街,亳都古巷,兩院二期賦能,吸引人氣人流。

鄭州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作出回應

針對這一建議,鄭州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回復稱,夕陽樓是鄭州歷史上的重要名勝,歷代文人墨客多登臨賦詩,其中尤以李商隱《夕陽樓》詩最負盛名,夕陽樓也因詩聞名遐邇,成為古代鄭州的一個地標建筑。開元寺塔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在明清時期享有“古塔晴雲”的美譽,曾為鄭州八景之一,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炸毀。鄭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夕陽樓及開元寺塔相關工作,在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謀劃階段已將夕陽樓及開元寺塔展示納入統籌考慮。目前,夕陽樓和開元寺塔的展示正在論証和咨詢征求意見階段。下一步,市文物局將根據咨詢論証情況推進相關工作並及時公布。

打造商都歷史文化區,趙先生系統而專業地羅列了如下建議:據《嘉靖鄭州志》記載,明宣德年間,鄭州城牆建置四門,寅賓、西成、阜民、拱辰。現處於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階段,城門原有位置位於城垣本體之上,在原址復建有可能對商代城垣造成破壞,而東大街之上的寅賓門與南大街之上阜民門兩地原址附近有復建城門的完美條件。

寅賓門是商都歷史文化區的迎賓之門,展示商都文化區風貌之門,是商都文化區的門戶所在,也是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門,更是地鐵文廟站的出入口,其價值不言而喻。城垣以東,城垣以西,東大街兩側均為廣場空地,都具備在東城垣內外、原址附近復建寅賓門的條件,寅賓門是重要的文化形象之門,連接著鄭州商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商都博物院、鄭州文廟、亳都東巷等重要文化旅游節點,復建后能更加的貫連起各個文旅地標,展示鄭州商都、亳都、管國形象。

阜民門是鄭州商都南部的重要門戶,緊挨著夕陽樓片區、書院街南片區、阜民裡片區、清代州橋,其價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南城垣以北、南大街兩側、夕陽樓,書院街南片區之間為廣場空地,具備著復建阜民門的良好條件,復建阜民門后會與夕陽樓片區、書院街南片區更好的串聯起來,與夕陽樓遙相呼應、與南城垣外的阜民裡、北慶裡、清代州橋更好的連貫起來,復建意義也是極為重大。

西成門位於西大街和順城街交叉口,是商都歷史文化區與二七商圈的重要交匯點,也是商都的重要展示名片。此外,西成門的戰線更是重中之重。西大街作為商都文化區與二七商圈的主要連接大道,也是二七廣場隧道的進出口,順城街正在打造鄭州特色民俗美食街,為游客提供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體驗。也是鄭州第一條實際意義上的文旅美食街,可以參考開封鼓樓美食街,在路口中間展示文化歷史地標,由於西城垣已不在,地塊受限難以復建城門等原因,可以以現在建筑形式以輕量化鋼結構、玻璃等方法、或以牌坊等形式在西大街、順城街交叉口復原西成門,西成門復原后與二七塔隔路相望,做好商都西門戶,為順城美食街增加文化地標,增添人氣,吸引游客從二七商圈向商都文化區轉移,做到二七商圈、商都文化區協同發展。

“鄭州正處於建設國際文旅名城、國家消費中心城市,但市區文旅偏弱,高起點、大手筆建設商都歷史文化區是逆風翻牌、補齊市內文旅短板的一項重要工程。”趙先生說。

鄭州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作出回應

鄭州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回復稱,據《鄭州志》記載,歷史上鄭州曾設置有寅賓、西成、阜民、拱辰四門。自2016年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工作開展以來,鄭州商代遺址內城垣本體及兩側進行了大規模環境整治和提升,文化面貌得到極大改善。與此同時,關於四個城門的復建或復原展示也成為社會各界關心的話題。因四個城門原有的位置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州商代遺址內城垣本體之上,原址復建有可能對商代城垣造成破壞。至於在附近復建的方案目前也可以有策劃,管城區聘請了國內一些古建、景觀、數字化團隊進行了多輪論証,目前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方案,這些方案也需要報國家文物局審核批准,所以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您所建議的方案十分有借鑒意義,在方案論証過程中,也會積極提供給專家團隊進行研究,爭取盡快完成。

您還有哪些建議?歡迎來“領導留言板”聊聊。

(責編:慎志遠、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河南鹿邑:紅火日子“刷”出來
  • 助力鄉村振興 唐三彩煥發新光彩
  • “西峽香菇”飄香“一帶一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