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舞鋼:打造優美宜居環境 繪就和美鄉村畫卷

仲秋時節,金風送爽,漫步在舞鋼市棗林鎮的村庄田間、路邊水畔,目之所及皆是美景,潔淨平坦的道路、井然有序的院落、花草緊簇的街巷、辛勤勞作的村民......近年來,該市棗林鎮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以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創建為引領,對標找差、補短強特、創新實干、全域整治,讓一個個小村庄變了模樣,也讓村民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
近日,筆者走進該市棗林鎮古鐸李村,大大的古鐸鈴寄托了古鐸李村美好的期望,村民正在加固鎖鏈。一旁的鐸鈴廣場讓人耳目一新,清水碧波、紅磚綠草,鮮花爭奇奪艷,小路蜿蜒曲折。坑塘裡,一位村民正劃動小船打撈水藻和垃圾。村民有的晾晒苞谷,有的閑散嘮嗑,一幅和美景象。
畫卷般美景的背后,是古鐸李村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的成果。
據了解,古鐸李村道路硬化實現村庄全部覆蓋,排前路硬化約4500米,主次干道硬化3500米,排水溝修建共5000米、欄杆350米,安裝健身器材14個,建設籃球場1處,投放救生設備40個。后續准備安裝太陽能路燈40盞,開發集體經濟項目,水產養殖草魚、鰱魚、蓮藕等。
古鐸李村依托村內成功人士捐獻的古鐸銅鈴建設鐸鈴廣場,修建功德碑,並做好相關文化景觀的保護、維護和修繕,保存鄉村的共同記憶,凝聚村民情感,重新煥發古鐸神採。
古鐸李村黨支部書記李超民:“2021年3月份,我們村爭取一個道路硬化項目,資金缺口近二十萬元,我們村的黨員帶頭自發捐款,村民響應,在一星期的時間內自發捐款二十四萬六千多元,解決了我們村資金問題。我們村裡廣大群眾和黨員的向心力、凝聚力是超強的,我們支部要發揮好自己的能力、奉獻出自己的一切,不辜負村民們的期望。”
隨后,筆者走進安寨村紅色文化廣場。正中央為文化展示平台,一旁還有磚頭牆垛,既是凳子也是棋盤,十分巧妙。寬闊美麗的文化廣場為村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空間。廣場一側設立了宣傳欄,紀念安寨村走出的“鷹城十大紅色革命人物”陳遺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高濟宇等。
安寨村堅持“紅色引擎、示范帶動、突出重點、全面推進”,重視教育和文化傳承,近年來,名牌大學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悉,安寨村每年給予大學生獎金或獎品鼓勵。
截至目前,安寨村共鋪設排前路7500米,修建停車場緩解街區停車難題,安裝太陽能路燈8盞,紅色文化廣場的建設帶動群眾自發粉刷牆體相匹配。
村民郭換玲說:“以前這個地方就是個污水溝、大坑塘,夏天的時候污水很難聞,臭虫也非常多,看著感覺心裡很不爽。自從建成了紅色文化廣場以后,你看看,地也平整了,我們心情也舒暢了。到了晚上,文化廣場上還有舞蹈,群眾心裡頭也非常舒服,到處都是美麗的場面。”
呵護清清水源,綻放勃勃生機。污水管網的建設使得安寨村生活污水橫流、臟亂差的現象得到有效改善。溝渠、水塘連通,構建局部區域的活水循環,護寨河的逐步暢通,讓農村迸發出向上的生機活力。
舞鋼市棗林鎮和美鄉村建設從美麗村口到美麗街巷,再到美麗庭院,在這一過程中,鄉村振興“底色”不斷擦亮,美麗鄉村顏值持續增“新”。如今,一幅多姿多彩、村美人和的畫卷正在棗林鎮徐徐展開。
該市棗林鎮人大主席孟雨:“近年以來,棗林鎮依托五星支部創建,以‘一部四沿五旁’工作為抓手,全力開展和美鄉村建設工作。黨委政府實行雙月觀摩機制,也就是說每兩個月對三十九個村進行集中觀摩一次,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給予現金獎勵和精神鼓勵,每個村每個月開展一次五美庭院評比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大大提升了群眾參與和美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和熱情。下一步,黨委政府將繼續發動群眾,爭取讓家家戶戶都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早日把棗林鎮建設成為和諧、美麗、宜居宜業的新農村。”(來源:舞鋼市委宣傳部 張琳涵 羅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