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河南信陽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助力完善基層治理——

密切聯系群眾 提升治理效能(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本報記者 王樂文 畢京津
2023年08月31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密切聯系群眾 提升治理效能(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在老街小巷裡,翻修房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會影響鄰居休息、採光,容易引發矛盾。可河南信陽商城縣赤城街道北街社區羅巷居民李燕一家,通過“紅色小院”內的民主協商,順利征得街坊四鄰同意,翻修了房子,改善了居住條件。

  搭平台,聚人心,近年來,河南信陽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通過搭建“紅色小院”等途徑,推動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主動到群眾中去,效果不一樣”

  拿上記事本,商城縣人大代表錢文錕來到羅巷內的“紅色小院”2號院。這是赤城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的一個聯絡點。錢文錕經常和北街社區黨總支書記韓華一起,來這裡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

  “我們今天討論一下巷子進一步綠化的問題,大伙有啥想法盡管說!”錢文錕與居民在陰涼處圍桌成圈,10多位居民討論了起來。院子的主人黃建成為大家端上了切好的西瓜。

  與居民溝通,是一門大學問。

  “轄區內老年人多、流動人口多,有的居民不了解社區工作,溝通不暢的時候容易產生情緒。”韓華說,此前,黃建成的丈夫向社區反映門前垃圾問題,等的時間有點久,和工作人員吵了架,賭氣再也不來。“后來他兒子要參軍,怕他家耽誤了報名,我們就主動上門,講解政策,受到了歡迎。”

  這件小事,讓韓華受到啟發,“雖然社區到羅巷就幾百米,但與等群眾來相比,主動到群眾中去,效果不一樣。”后來,社區動議搭建一個走進群眾、深入群眾的議事平台——“紅色小院”。

  黃建成第一時間提出,把自家院子作為社區和群眾的聯絡點、議事點。社區的第一個“紅色小院”由此產生。

  到社區辦公點感到不便的街坊四鄰,在黃建成家卻能暢所欲言。80歲老人劉桂花說,“在這巷子裡住了幾十年,對這小院熟得很。帶著板凳,走幾步就到,說話的都是老街坊,放得開!”

  “大到巷子怎麼改造、美化、管理,小到鄰裡拌嘴怎麼調解,大家都在這聊。聊得開了,辦法就有了,矛盾也說開了。”黃建成說。

  40歲的李燕獨自帶著倆孩子在羅巷生活,房屋狹小、破舊,生活困難,就想翻修第二層,改善生活。按規定,需要先征得街坊四鄰同意。性格內向的她擔心大家不同意,就向社區求助。韓華將她引到了“紅色小院”。黃建成在議事會上一說這事,大伙都表示同情、支持,事情順利解決。

  “在‘紅色小院’,社區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也讓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錢文錕說。目前,北街社區根據便民、就近原則,建成了3個“紅色小院”。韓華經常到小院聽群眾意見,同大家一起討論交流。“對於巷子清掃、鄰裡矛盾調解等,坐在一塊聊一聊、商量商量,基本就解決了,解決不了的反映給人大代表,也能很快解決!”韓華說。

  “事事公開透明,大家都信服”

  今年6月份,光山縣晏河鄉帥窪村,帥姓和曾姓兩個家族差點吵起來。

  河南省人大代表、帥窪村黨支部書記胡善信聽聞,急忙了解情況。原來,村裡要修文明警示欄,大帥窪村民小組的帥修坤和帥修良,給曾榜村民小組的組長說了聲,就把警示欄修到了曾榜組的地界上。曾榜村民小組沒召開村民小組會議,組長沒和組裡村民商量,村民鬧起意見來,差點引起兩姓矛盾。

  “還是不公開、不民主導致的。”胡善信趕緊召集兩個小組的村民開會,講明修建警示欄的原因以及選址的理由,最后讓村民投票決定,“講明白了,事情就好辦了!”

  胡善信擔任村黨支部書記35年,在他看來,推進鄉村善治的一條寶貴經驗,就是公開、民主。

  每年農歷正月十七,帥窪村都會召開全村村民代表大會和黨員大會,確定當年村裡要辦的10件民生大事,然后通過大喇叭廣播和張貼布告的形式公示7天,村民可隨時到村兩委表達意見﹔到年底臘月二十四,再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和黨員大會“回頭看”,檢驗落實情況,對有關負責人“獎優罰劣”。

  “要辦什麼事,群眾說了算﹔辦得怎麼樣,群眾來評價。事事公開透明,大家都信服。”胡善信說。

  從2014年開始,帥窪村集體決議,要進行村居環境整治,每年美化兩個村民小組,採取抓鬮的形式確定。由於村民小組較多,有的小組至今沒有輪到。

  “但都沒意見,因為從決策到落實,都是公開透明的,大伙兒心裡都踏實。”胡善信說,民主既是推進工作的辦法,也是化解矛盾的良方。

  而通過陽光決策、民主決策,帥窪村村民自主決策、自主管理的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村裡以姓氏宗族為單位,選出了各自的紅白理事會,對各族各家的紅白喜事,制定標准,自主進行管理。“從2015年至今,光節儉辦紅白喜事一項,村裡就節約了不低於700萬元。”胡善信說。

  年輕人外出,村裡老人多,為了更好地關懷老人,村民自發捐款,成立了帥窪村養老基金,用於逢年過節慰問老人、關懷老人,每年捐助額都在15萬元以上。

  為了管好這筆錢,村民們自己投票選出會計,管賬管錢。會計定期向村兩委和村民代表公示賬目錢款,6年來,沒有出過問題。

  “辦事要公平,財務要弄清。”胡善信說,民主、公開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民生實事怎麼辦,群眾說了算”

  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能夠讓民生實事項目更加契合群眾所需、所急、所盼,是讓“為民辦實事”成為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的生動實踐,也是用制度體系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

  上班時間,羅山縣靈山鎮移民新村箱包廠內,鎮人大代表王國玉從事質檢員工作。下了班,王國玉又忙著召集箱包廠管理人員、工人代表開會。

  “鎮人大馬上要開會了,討論今年民生實事項目,大家有什麼想法我帶到會上去!”王國玉說。

  為修建石山口水庫,靈山鎮曾進行了移民搬遷,建起了環境優美的移民新村,王國玉就是村民之一,並作為移民代表,當選了鎮人大代表。

  上有老下有小,王國玉沒有和丈夫一塊外出打工,村裡像她這樣的留守婦女不在少數,如何幫她們提高收入?

  2021年開始,靈山鎮開始實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匯集民意、反映民意的作用,由全體鎮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

  作為鎮人大代表,在2022年的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征集過程中,王國玉積極行動起來。她走家串戶,詢問群眾意見,了解他們的生活困難,征集需要鎮黨委政府辦理的民生實事。在聯系、走訪群眾的過程中,許多和她一樣的留守婦女都向她反映,想在家附近找份工作,既能照顧家人,又能補貼家用。

  同樣的處境,讓王國玉感同身受。她搜集了20多位移民新村留守婦女的意見,形成了自己的民生實事項目建議——在移民新村引進企業,為村民特別是留守婦女就近解決就業問題。最后,經票決,移民新村引進新企業,就地解決留守婦女就業問題等10個項目,確定為當年靈山鎮重點要辦的民生實事。

  通過招商引資,鎮黨委和政府在移民新村建設了一個可容納300多人就業的箱包廠,解決了260名留守婦女就業問題。

  “票決制不是投票那麼簡單。作為人大代表,必須做好前期的民意搜集工作,了解了情況,才能慎重地投下一票。歸根結底,民生實事怎麼辦,群眾說了算。”王國玉說,“民生實事票決制的實施,密切了人大代表與群眾的關系,使得群眾意見建議能及時匯集起來,得到有力回應。”

(責編:楊曉娜、辛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因水而生因港而興 臨港新城周口“乘勢而上”
  • 州橋之上一眼千年 開封州橋遺址重現北宋東京夢華
  • 汝陽:千畝稻田繪詩意鄉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