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河南大力實施秋糧增產奪豐收行動(打好奪取秋糧豐收這場硬仗)

本報記者 顧仲陽 任勝利 常 欽
2023年09月20日07: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河南省桐柏縣月河鎮田頭,玉米青紗帳連綿,農技員華永正在田間指導農戶給玉米追肥。全縣114名農技人員下沉秋糧生產一線,為農民提供“保姆式”服務。

  淇縣中豫農業機械服務專業合作社農機大院裡,各式農機整齊排列。“我們已經收到不少玉米收割訂單,這兩天抓緊檢修農機,為秋收做好准備。”合作社理事長劉合順說。

  金秋時節,行走在河南的廣袤田野,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豐收在望的喜悅挂在農民的臉上。

  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作為糧食生產大省,“中原糧倉”河南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大力實施秋糧增產奪豐收行動,毫不放鬆抓好田間管理,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努力在高基點上實現糧食生產新突破。

  增面積增密度,秋糧生產搭好“豐收架子”

  走進豫北浚縣傅庄村,田間綠油油的玉米迎風搖曳,財森糧食高產創建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付太華忙著給玉米追肥。

  今年玉米長勢如何?付太華帶著記者鑽進密密匝匝的玉米地裡察看。

  “玉米能不能豐收,關鍵在‘三看’。”付太華解釋,“一看穗位,咱這玉米穗位低,抗倒伏能穩產﹔二看籽粒,今年的玉米棒,一棒足足有600多粒﹔三看灌漿,肥水一體,籽粒飽滿,產量拿得更穩。去年玉米畝產1300斤,今年我估計能上1600斤。”

  “良法良技跟上,玉米增產潛力大幅度挖了出來。”浚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董文全介紹,今年縣裡開展玉米高產競賽活動,示范玉米密植高產、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推廣增加密度、分段施肥、適時晚收等關鍵技術,帶動全縣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

  再到豫東尉氏縣張市鎮尹庄村,農穗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裡,一排排玉米翠綠挺拔,一壟壟大豆豆莢滿挂。合作社負責人蔡玉軍發展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350余畝,“縣裡的農技服務隊隊員隨叫隨到,今年預計玉米畝產能達1300斤,大豆畝產能超200斤。”

  尉氏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宋志平介紹,為了讓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多產糧,縣裡的農技服務隊下沉到田間地頭,開展精准化服務。

  專家到田,技術到人,良法落地。今年,河南全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150萬畝以上,省裡的專家指導組會同當地農技人員做好指導服務,“秋糧一天不到手,指導一天不結束”。

  “社會化服務為糧食增產添動力。”尉氏縣金豐公社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慶濤說,今年公司托管張市鎮小寨村500畝玉米,標准化作業,科學化管理,生產成本降低10%左右,秋糧產量預計能提高10%以上。

  社會化服務促進良技良法落地。河南通過項目資金補貼、提供優惠貸款和技能培訓等方式,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全省已培育12.5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服務小農戶1575.9萬戶,高效節水滴灌、無人機統防統治、機械化收割等良技良法得到廣泛應用。

  今年河南秋糧面積穩定在7600萬畝以上,穩中有增,整體長勢好於去年,種植密度明顯提高。“玉米畝均種植密度較去年增加200株以上,奪取秋糧豐收有基礎有條件。”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楊玉璞說。

  田管不放鬆,努力以秋補夏、以豐補歉

  今年河南麥收遭遇“爛場雨”天氣,夏糧產量受到影響。“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必須做好以秋補夏、以豐補歉,奮力奪取秋糧豐收。”楊玉璞說,目前全省秋糧生產形勢總體不錯,很快就將迎來大面積收獲,必須環環緊扣抓好后期管理。

  奪取秋糧豐收,田間管理是關鍵。

  河南各地全力以赴,抓好以玉米南方鏽病防控和“一噴多促”為主的秋糧田間管理,55個規模糧油種植主體單產提升項目縣的藥肥全部供應到位,18個省級秋糧專家指導組駐扎分包地區。各地發揮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用,積極開展統一噴防作業。

  “防治病虫有妙招,‘一噴多促’效果好。”淇縣高村鎮介屯村,沐鶴農林科技有限公司飛手楊振杰正操作無人機進行植保作業。

  “玉米植株高大密集,農民進地不便,無人機噴防便捷又高效,防虫、防病、追肥‘三管齊下’。”在一旁指導的淇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萬紅國說,“一噴多促”是目前玉米田管的關鍵措施,具有壯苗穩長、灌漿鼓粒、提高單產等多重效果,預計近幾天全縣就能全面完成噴防。

  “全省玉米南方鏽病發生面積近700萬畝,抓好玉米南方鏽病防控是奪取秋糧豐收的關鍵一仗。”楊玉璞說,各地統一開展應急防治,全面實施“一噴多促”,努力實現“虫口奪糧”保豐收。

  周口市商水縣發力“秋補夏糧”,全面加強秋糧后期田管。縣裡抽調200多人組建23個農技服務小分隊,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有專家指導,我家的玉米進行了3次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兩遍人防、一遍機防,你瞧,現在玉米棒子多喜人!”種糧大戶邱守先說。

  奪取秋糧豐收,防災措施不可或缺。

  走在浚縣、淇縣田間,不時能看到田頭氣象站裡360度全景相機和各類氣象傳感器,實時監測農作物生長和農田環境參數。

  “氣象站的農田生態綜合協同觀測系統,能大幅提升農業抗災減災水平。農民打開微信公眾號,就能收到農用天氣預報和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啥時候澆水、啥時候防災一目了然,非常實用。”鶴壁市農業氣象試驗站站長王敏介紹。

  今年,河南開展智慧農業氣象服務試點工作,建立主要糧油作物分區域、分時段、分災種的氣象服務指標體系和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業務鏈條,為秋糧生產保駕護航。

  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中原糧倉”根基更穩固

  尉氏縣張市鎮萬畝高標准農田示范區裡,沈家村村民沈雙義掏出手機,點開智慧農業雲平台操作,隻聽田頭的水肥1號井“嘀”的一聲響,汩汩清水澆灌玉米地。

  “高標准農田經過改造提升,旱能灌、澇能排,玉米產量從800斤增加到了1200多斤,今年應該能上1300斤。”沈雙義說,高效節水灌溉、伸縮式噴灌“雙灌齊下”,農田旁建起5G基站,看著村裡的種植條件越來越好,沈雙義今年初把種糧規模擴大到了100畝。

  地好多打糧。近年來,尉氏縣累計投資12.37億元,建設高標准農田90萬畝,基本實現糧田全覆蓋,項目區新增糧食產能6000萬斤以上。“縣裡的高標准農田示范區建設正穩步推進,打造高標准農田‘升級版’,每畝建設標准從1500元提升到3000元以上,推動實現從種到收全程農事信息化、標准化。”尉氏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霞說。

  宋志平介紹,在高標准農田示范區,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85以上,畝均灌溉成本下降30元左右,單產增加400斤左右,畝均節本增效超過600元。

  “我們把高標准農田建設作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舉措,切實做到‘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開封市委書記高建軍說,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461萬畝、高標准農田示范區7.4萬畝。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力爭今年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准農田,以高質高效的高標准農田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端穩中國飯碗作出更大貢獻。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截至去年底,河南省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8330萬畝,為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提供有力支撐。到2025年,河南將力爭建成1500萬畝高標准農田示范區,糧食產能達到1400億斤。

  良田配良種,多打糧、打好糧。

  浚縣30萬畝高標准農田示范方裡,鶴壁市農科院副院長王小星在地裡查看玉米長勢。經過比對數據,王小星的臉上露出笑容:“‘浚單565’是我們選育的玉米新品種,莖稈堅硬抗性好,籽粒飽滿品質優,表現不錯!”

  種好一半收。鶴壁市農科院加強種業創新,“永優1573”“浚單1618”被遴選為2023年河南省主導玉米品種。董文全介紹,根據高標准農田的特點,選擇適應性強、抗逆性好、品質優、產量高的玉米良種,配套應用玉米精量播種機和北斗導航系統,全縣今年玉米平均畝產有望比去年增加10%左右。

  目前,河南省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河南舉全省全力支持神農種業實驗室,開展核心種源等15項技術協同攻關,進一步擦亮國產種業“芯片”。

  作為糧食生產大省,河南連續6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河南各地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加強良種良田配套,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和管護,打造根基更穩固的“中原糧倉”。

(責編:於思遠、辛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因水而生因港而興 臨港新城周口“乘勢而上”
  • 州橋之上一眼千年 開封州橋遺址重現北宋東京夢華
  • 汝陽:千畝稻田繪詩意鄉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