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西工區:靚麗白灣說幸福

一簇簇、一團團,香氣四溢……走進洛陽市西工區紅山街道白灣社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規劃有序的黃牆紅頂兩層樓房和干淨整潔的街道,街道兩旁花池裡的月季花。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裡,年輕人有的在跑步機上跑步,有的在踏動感單車揮汗如雨……養老服務中心裡,老人們吹著涼爽的空調,打扑克、下象棋、躺在按摩椅上邊聽音樂邊按摩……整個社區其樂融融,一派幸福和諧的景象。
居民張鳳雲說:“快90歲的人了,怎麼也想不到咱一個小破村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這一輩子還能享受到這樣的生活。”
張鳳雲的話,代表了全體居民的心聲,也映射了白灣社區近年來的發展變化。
環境越來越暢美 居民生活越來越舒心
白灣社區屬村改居社區,家家門口都蓋有旱廁,家禽家畜滿村子亂跑,亂垛柴草、亂倒垃圾等現象普遍,環境臟亂差。社區“兩委”班子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按照生態宜居要求,開展了一系列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2019年,白灣社區首先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廁所革命”,先后改造旱廁325戶,鋪設雨污分流管網近6000米,實現了社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如今,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坐便式、水沖式廁所,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污水管道,告別了污水橫流的歷史。
路面硬化、村容整治、綠化亮化等行動同步展開。先后改造硬化路面6000余平方米,增加綠化帶1800米,種植花木2000余棵,先后出動大型機械30余台次,清除雜物垃圾等百余方,社區還組建了志願者保潔隊,實現了垃圾日產日清,社區環境由原來的“臟、亂、差”,變成了現在的“淨、亮、美”,形成了一街一景,沁人心脾的優美環境。
同時,借助“四河同治”東風,配合澗河治理行動,按照保留、恢復、整治相結合的方式,對臨澗河區域進行了綜合治理。清除了雜草種上了草坪,保留了原有高地修建了涼亭,成為居民們休閑遠眺的好去處﹔恢復建設了新石器遺址,打造了周邊游覽的小景區﹔對澗河老橋墩進行清淤、疏通,增加蓄水,使澗河白灣段形成了水景林輝映、自然與人文交融的靚麗景觀,使白灣春有花看、夏有荷賞、秋能聞桂、冬有挂梅,四季如畫,像鑲嵌在澗河北岸的一顆閃亮明珠。
村民們都說:“市區裡再好再貴的小區,也不抵俺白灣的一畝三分地住著舒服。”
養老服務越來越周到 居民生活越來越安心
白灣社區青年人和壯年人大多在外打工,社區裡老年人居多,以前人們沒地方去,總是在門前、村口聚集閑聊,打發時間。
社區“兩委”把“辦好老人們的事兒”作為一件最重要的惠民實事兒來抓,把原來村裡廢棄的廠房進行加固、整治、裝修,建成了集健身、娛樂、閱讀、處理事務等諸多功能於一體的“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給居民打造了另一個溫馨的“家”,村民們告別了牆角晒太陽、路邊擺龍門、樹下尋蔭涼的歷史。
今年五月,在街道綜合養老中心的孵化培育下,200余平米的白灣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成投用,內設辦公室(服務集散中心)、休息室、康復保健室、閱覽室、多功能活動廳等多個活動場所。養老服務中心依據轄區老年人的“三張服務清單”,開展網格化養老管理服務,社區老人不僅可以在中心開展文化娛樂活動,還能享受到社區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養老中心裡冬暖夏涼,全天免費開放,這裡人多,場地設施完善,想唱就唱,想跳就跳,生活豐富得多了”退休老黨員王蘭西高興地說道。
社區還建立了衛生室,定期邀請簽約醫院到社區開展義診、健康知識講座等活動,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
居民毛翠茹說:“家裡有老病號,以前每隔段時間都要往醫院跑,現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免費的醫療資源。”
鄉風民俗越來越文明 居民生活越來越稱心
白灣新石器遺址和家風家訓教育基地,是白灣社區兩張靚麗的名片。白灣新石器遺址彰顯著白灣社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著白灣人民世世代代的文化脈絡。家風家訓教育基地包括家風家訓館和農耕博物館兩部分,每年接待參觀學習的游客2000余人次,被評為河南省家風家教示范基地。白灣社區將濃厚的文化底蘊與群眾骨血中印刻的孝善基因相結合,不斷以優秀文化涵養淳朴民風,以淳朴民風促進鄉風文明建設,以文化人。
近年來,每年九九重陽節都會舉辦老年人文化節,吃合家飯,分享家風故事,興起尊老敬老愛老孝老之風﹔依托文明實踐站開設禮儀、戲劇、書法、繪畫等課程,培養居民文化興趣,讓群眾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開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最美家庭、好婆媳、好鄰裡等評選活動,舉辦家風家訓系列專題教育活動,推動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村裡給我評了個‘五美庭院’,讓我這個糙漢子干起活來,越來越有勁了。”將近60歲的村民張大龍喜滋滋地說道。
白灣社區黨員杜會娟說:“社區開展各種評比活動,剛開始不以為然,時間一長,大家不自覺地去模仿、去對比,居民的素質在不知不覺中都得到了提高,社區也越來越和諧。”
如今,社區裡聚集打麻將的人少了,練字健身的人多了﹔隨意丟垃圾的人少了,自覺維護環境的人多了﹔無所事事的人少了,參加文化活動的人多了﹔居民間扯皮吵架的少了,互相幫助的多了。居民們漸漸有了榮譽感、歸屬感,平靜的村庄活躍起來,干群關系更加融洽、鄰裡關系更加友善,鄉風更加文明,居民生活更加稱心。
(來源:洛陽西工區委宣傳部 宋海濤 李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