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河南各地

尋訪郟縣黃道窯系列報道(三)

重現黃道窯唐鈞神韻

2023年07月12日14:51 |
小字號

四系罐(唐鈞玳瑁釉)

黃道窯因窯址在郟縣黃道村而得名,始燒於隋唐,鼎盛於宋,衰落於金元時期,消亡於明代,歷時近一千年。黃道窯自清代以后塵封於世,不為世人所知,但唐鈞的藝術感染力和黃道窯的制瓷成就在中國古陶瓷史上光彩依然。

尋訪黃道窯,了解從古董“唐花瓷”到現代唐鈞的歷史演變,郟縣唐鈞博物館是個不可不去的地方。在這裡,圖文並茂的史跡介紹,幾乎完整呈現了黃道窯在鈞瓷發展史的歷史遺証和重要價值﹔豐富多彩的實物展示,可以讓人近距離感受千年窯火傳承的唐鈞文化之美。

進入郟縣唐鈞博物館展廳,映入眼帘的是面黃道窯文化牆,呈現各個歷史時期的陶瓷文物殘片。按照博物館的展廳順序,可以欣賞到不同朝代郟縣黃道窯陶瓷實物的器型、色彩等的變化。尤其是一件件巧奪天工的唐鈞藝術品,琳琅滿目,令人嘆為觀止。

小口橢圓瓶(唐鈞黑釉點白斑)

唐鈞是黃道窯的代表性產品,具有窯變特色的“唐花瓷”,深受收藏界喜愛,早已蜚聲海內外。恢復失傳千年之久黃道窯“唐鈞”燒制技藝,成為郟縣鈞瓷工作者夢寐以求的夙願。出生於郟縣塔林坡村的陶瓷傳統手工藝世家的李俊鋒,自幼深受家族影響,熱愛鈞瓷燒制工藝,萌生潛心研制唐鈞的燒造工藝的想法。2003年,他用自己陶瓷銷售市場賺到的“第一桶金”,創辦了鈞瓷燒制作坊。2006年,他創辦郟縣神前傳奇鈞窯,從事唐鈞燒制技藝恢復、研發、燒制等工作,歷經艱辛,唐鈞燒制和復原工作終獲成功。

筆者近日採訪了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鈞瓷燒制技藝(神前唐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俊鋒。他為筆者介紹了唐鈞的特點、復燒的艱辛和傳承發展之路。

談起郟縣古代陶瓷發展史和復燒唐鈞燒制技藝,李俊鋒如數家珍。談到唐鈞的特點,李俊鋒說,“唐鈞是歷史上最早單色釉到多色釉的高溫窯變瓷,產品以黑、白、黃、藍為主,黑釉挂白斑,藍釉挂紅斑、白釉挂藍斑、黃釉挂白斑,唐鈞的特點以黑釉上點斑爆斑為代表,隨著燒成溫度高低變化形成窯變特色。釉上變斑有流動感,黑中隱藍,藍中泛白,呈針尖狀、流星狀、雨點狀等,變幻莫測。”

李俊鋒堅持唐鈞傳統燒制技法。工作室內,窯爐旁,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堅持每天動手制作瓷器,配釉方、揉泥、拉坯、晾干、修坯、上釉、燒制……他對每一步工藝流程都精益求精。

在鑽研唐鈞的釉色方面,他不斷拜師學藝,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習培訓計劃”陶瓷技藝培訓、陶瓷燒成工職業培訓,學習借鑒鈞瓷界專家、教授和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實驗成功了香灰胎原料的配制,解決了胎釉結合難題。通過技術攻關和配方研制,先后復燒出經典唐鈞釉系黑、白、黃、藍四種單色釉,點斑或爆斑,形成窯變特色。他研發恢復唐鈞油滴釉、唐鈞醬紅釉、“唐鈞木葉碗”燒制技藝及唐鈞玳瑁等獨特的釉料配方,豐富了唐鈞藝術的釉色品類。

在繼承傳統鈞瓷燒制技藝基礎上,李俊鋒帶領唐鈞研發團隊通過採集天然礦石樣本對其試驗他把負離子濃度超過1000單位的火山岩或隕石加入到釉方中,經過上千個配方的比對,上百次窯燒試驗,他成功研發燒制唐鈞礦物能量瓷,此瓷種內含有較高濃度的負離子

傳統的燒窯技藝是唐鈞窯變高端精品的關鍵步驟。李俊鋒坦言,唐鈞復燒,就是唐鈞燒制技藝非遺“活”的傳承。無論前期瓷器制作的如何完美無瑕,但最后靠的還是這一把火,古代沒有測溫計及溫度計,傳統的燒窯火候全靠人眼掌控,用肉眼觀察火色細微的變化判斷窯溫,及時調控溫度,成為獨門秘技。從柴窯到如今的煤窯、電窯、氣窯,燒制的方法有了改變,但李俊鋒對唐鈞的執著與痴迷,對這個綿延了千年的唐鈞燒制傳統藝術,始終懷有深情,多年的爐窯觀火,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掌握了肉眼觀火識溫的獨門秘技,做到窯火的控制精准到位。

郟縣唐鈞煥發出新的傳奇色彩,李俊鋒目前他擁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及產品外觀專利等80多項,多個作品被國內外博館收藏。2015年9月,鈞瓷燒制技藝(神前唐鈞燒制技藝)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項目。2015年12月,李俊鋒獲得“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榮譽稱號。2017年9月,李俊鋒被公布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鈞瓷燒制技藝(神前唐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20年6月,李俊鋒獲得“陶瓷燒成工”高級技師稱號。2022年10月,李俊鋒獲得“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23年1月,李俊鋒獲得國家人力資源部高級職稱“高級工藝美術師”。

2020年9月,他研發的“一種油滴釉及使用其制備鈞瓷的工藝”被國家專利局公布為發明專利。2022年3月,在第五屆河南省民間文藝金鼎獎評比中,作品《馬》獲金獎。2022年12月,李俊鋒的作品《油滴小口瓶》榮獲“喜迎二十大·經典民藝頌中華”——河南省第二屆民間藝術大賽一等獎。

近年來,郟縣政府高度重視唐鈞技藝的傳承工作,不斷加大唐鈞開發保護力度,成立了“郟縣唐鈞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並出台了《關於扶持唐鈞產業的優惠政策》,為唐鈞產業的恢復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推動當地唐鈞產業的高質量發展。2014年12月15日,郟縣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命名為“中國唐鈞基地”。目前,郟縣現有唐鈞生產企業8家,唐鈞工藝師30多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0余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當地已開發出100多個唐鈞新品種。(來源:郟縣縣委宣傳部 肖應輝)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河南濮陽:探訪智慧農機麥收現場
  • 信陽郝堂:留住“鄉愁”造福百姓
  • 河南漯河:爭分奪秒搶收小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