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河南各地

春夏之交 養陽正當時

2022年05月23日08:57 |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小字號

“天氣越來越熱了,身體也不像秋冬季節那樣感覺發冷,春夏之時不需要補腎陽!”

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認知誤區,以為隻有秋冬季節才需要補腎養陽。其實,春夏交替之際,正是陽氣上升之時,也是養陽的重要時機,此時養生的關鍵就在於讓陽氣更加合理、茁壯地生長。那怎麼做才能順時養陽呢?

因時制宜春夏宜養陽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腎病研究所所長、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河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科主任華瓊介紹,陽氣就是常說的元氣,所謂元氣大傷,即是傷了陽氣。

春夏養陽是中醫因時制宜養生的原則之一,在《黃帝內經·素問集注》有曰:“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故聖人春夏養陽……以從其要,而培養之。”春天是陽長陰消的開始,夏天是陽長陰消的極期。如果人們順應陽氣變化趨勢調理身體,補益效果會比其他時候要好。

在中醫眼裡,陽是指生命的動力。《黃帝內經》中講陽化氣、陰成形,陽化成身體所需的能量,陰形成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體,如果身體沒有了陽氣,就成了一副空的軀殼,就會死亡。

人體靠陽氣生化氣血、津液,氣血、津液等也要靠陽氣輸送、散布,陽氣還具有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然而生活節奏過快、壓力較大,或自身不良的生活習慣都在悄無聲息地耗損陽氣,比如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運動不足、貪食冰鎮冷飲、生氣易怒等習慣均是損耗陽氣的行為,一旦陽氣不足,身體的根基就會受到影響,身體會出現內外交困的情況,疾病也就來了。

很多人陽氣不足卻不自知,沒有及時扶陽固本,結果身體變得越來越虛弱。因此,在春夏時節注重“養陽”與“補腎”結合,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再適合不過。

春夏之交如何養陽?

保証睡眠時間。春夏之際,日照時間漸長,早些起床,晒晒太陽,可提升人體內的陽氣。晚上不宜熬夜,熬夜傷陰,陰虛則陽無以生,熬夜既傷陰又傷陽,尤其不要超過子時(即晚上11時)才睡覺。另外,中午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午睡可以讓陽氣休息,有助養陽。

加強日常鍛煉。俗話說“陽光普照,陰霾自散”。人體陽氣升發,自然身體健康。動則升陽,動形怡神,人要多活動,有體力勞動,氣血才會流通,氣血流暢,才能陽氣充沛,百病不生。因此,大家要走進大自然,參加戶外活動,如郊游、踏青等。

注意飲食得當。立夏之后,人體新陳代謝加快,食欲也很容易受到影響,此時飲食也應當遵循“春夏養陽”的原則,以清淡、易於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減少油膩厚味和辛辣食物的攝入,以防肝陽升發太過而乘克脾土,不利於機體健康。

保持心情舒暢。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心陽在夏季是最旺盛的時候,也是功能最強的時候。心在五行屬火,與夏季陽熱之氣相應,因此,立夏時要注意清心養心除煩,保証人體的陰陽處於平衡狀態,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

華瓊介紹,《扁鵲心書》中曰:“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艾灸療法是補充陽氣、調理身體的重要方法之一。順時而為,春夏之交也正是艾灸的最佳季節,可選取葫蘆灸、臍火灸、督脈灸、頭耳灸、坐灸等灸法,既可調理治療疾病,又可未病防病、強身健體,提升機體正氣,抵御外邪。(來源: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鄭州800噸新鮮蔬菜馳援上海
  • 河南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將統一"換裝"
  • 信陽萬畝茶山披綠裝 毛尖採摘正當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