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人民網“碧水向京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系列採訪團隊到達河南四大古都的安陽市。安陽,簡稱殷、鄴,七朝古都,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00年建都史,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安陽,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渠河南最早開工的地級市,在工程用地征遷、工程建設技術試驗和臨時用地返還復耕方面起到了開創性的作用,良好的探索舉措,被譽為征地拆遷工作中的“安陽速度”。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渠工程,在安陽市境內全長66公裡,穿越安陽縣、湯陰縣、殷都區、龍安區、文峰區、開發區6個縣區,14個鄉鎮、85個行政村。由於工程設計單位、建管模式、建設時間不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安陽市境內分為三部分。其中,羑河北至漳河南段的安陽段,於2006年9月28日在河南省率先開工,建設管理模式採用“委托制”,工程建設分為9個標段,全長40.32公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