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林州市:数智赋能基层高效能治理

2025年08月26日16:46 |
小字号

红旗渠畔,数智化浪潮正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能,滋润着一城人的生活。从城市社区的物业纠纷快速调处到乡村田间的隐患实时排查;从景区周边的服务精准优化到千家万户的诉求高效响应,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正让这座城市的治理精度不断提升、服务温度持续彰显。

林州市委、市政府锚定“党建引领、数智赋能、服务为民”目标,林州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运用智能互联技术推动基层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精准化、智能化、精细化供给,构建“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双轮驱动体系,让基层治理从“线下人工”迈向“线上智能”,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服务”,用科技温度暖民心、解民忧,助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提升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智平台筑根基 网格发力实现“未诉先办”

“河道杂物堆积会影响汛期行洪。”8月2日,桂林镇南马巷村网格员刘玉法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隐患,立即通过手机端“安馨办”App上传现场照片和位置信息。接到平台推送的预警后,村委会迅速调集机械清理疏浚河道,3天内完成任务。在这背后,是林州市数智治理平台构建的“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高效治理体系在发挥作用。

为打破基层治理“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困境,林州市投资100余万元建成400平方米的数智平台调度中心,实现与安阳市基层治理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无缝对接。通过多轮专场培训,588个村(社区)的2228名网格员全部掌握平台操作,依托PC端和手机端完成网格任务下发、事件上报等全流程线上运行,达到了“云端聚力解民忧、网格联动促和谐”的效果。截至目前,累计生成巡查记录223982条,下发任务101238条,上报事件5676件,处置隐患900件,“网格+大数据”的协同效应让治理精度显著提升。

在任村镇,文旅产业带来的游客量年均超过50万人次,商户多、车位少等问题曾让基层治理压力陡增。通过科学划分5个网格、10个微网格,网格员杨培宁每天穿梭于街巷,将占道经营、消防隐患等问题实时上传平台,推动职能部门精准施策。

数据赋能让治理从“事后救火”转向“事前预警”。平台通过实时数据分析预判风险,推动提前介入干预。2025年3月,热线接到购车补贴未兑付投诉工单后引起高度重视,随即对近半年以来该相关问题进行排查,共梳理出工单649件。平台立即向商务部门推送预警,联合排查发现全市3800余辆车存在补贴滞后问题,经协调筹措资金完成兑付,及时提振消费信心。对“五一”假期期间的旅游投诉数据进行分析后,林州市精准定位交通疏导、餐饮住宿等短板,推动相关部门优化服务预案。这种“治未病、解未诉”的治理新形态,正是数智赋能的生动实践。

热线联动聚合力 闭环机制落实“接诉即办”

“半夜反映的供暖问题,清晨就有人来修!”8月19日,笔者在林州市开元街道走访时,居民李女士这样评价林州“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

去年冬天一个深夜,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6812345热线反映家中暖气不热,平台立即交办至该市供热公司,维修人员凌晨上门,3小时恢复正常供暖。这样的效果得益于林州市整合61条非紧急类服务热线及人民网留言、政府网投诉等渠道,实现“一号对外、集中受理”的接诉即办机制。

为让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林州市构建“受理——交办——办结——回访——考核”全流程闭环体系,从“治理”到“智理”,一网统管激活了基层“末梢神经”。该市将服务时间从工作日8小时延伸到24小时,效能监察实现清晰透明可追溯。今年以来,平台共解决群众问题16889件,办结率达99.98%,群众评议满意率92.35%。

燃气服务投诉量从一季度的465件降至206件,降幅55.7%,这组数据见证了热线联动的治理效能。针对今年第一季度集中爆发的燃气投诉,平台通过数据分析梳理出收费渠道不畅、隐患处置滞后等问题,形成专题报告推送至绿能天然气公司。企业随即开展专项整治,优化收费系统、加强安全巡检,用实实在在的整改行动和精准服务赢得群众认可。

“三办”“三管”机制为“接诉即办”保驾护航。简易事项“直接办”确保2小时内响应群众诉求;复杂事项“商定办”明确主协办单位职责;疑难事项“指定办”由专班牵头攻坚。对超期办理、推诿扯皮等问题,实施专班督办、提级督办、问责督办三级监督,推动问题按时反馈率达95%,一次办结率超90%。“以单观政”理念让每一张工单都成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数智融合惠民生 基层善治绘就新图景

今年开春,林州市桂林镇董街村村民王先生家院墙装上了监控探头。原来,两家相邻的窄巷常因堆放的柴草和倒水溅湿墙面而起争执,村里几次调解都收效甚微。

新任街长张林丽走访了解后,协调村里在争议点安装了监控。高清画面还原了每一次小摩擦的背后真相:有时是风刮倒了柴草,有时是孩子玩耍不小心弄湿了墙面。“铁证”面前,双方都红了脸低了头。一条窄巷,因科技的介入和网格员的用心而重新变得宽敞,也畅通了两家人的心路。

从乡村的邻里纠纷化解,到新能源车主拿到补贴的笑脸;从汛期前及时疏浚的河道,到旅游旺季顺畅的交通疏导,数智赋能让基层治理既有速度,又有温度。

林州市还创新推出“三报”预警机制,日报“风险点”形成三色清单,专报“开药方”推动靶向治理,月报“促提升”倒逼责任落实。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深度挖掘,平台已形成6篇决策参考专题报告,推动政策堵点、服务短板的根源治理。5584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与网格员、民警组成治理合力,让“小网格”筑牢“大平安”。

从“线下人工”到“线上智能”,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林州市以数智平台为纽带,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这套融合了科技力量与人文关怀的治理方案,正让“高效能治理”的种子在林州大地生根发芽,结出惠民利民的丰硕果实,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着“林州智慧”。(来源:林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刘剑昆 郭荣)

(责编:霍亚平、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博物馆铜镜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