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多措抗旱保秋 全力守护粮食安全

7月以来,河南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多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当下正值秋粮生长的关键期,河南农业、水利、财政、气象等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抗旱保秋,一场与旱情竞速的“夺粮保卫战”在中原大地紧急打响。
旱情“烤”验:豫东豫南旱情明显 秋粮生长遇难关
“家里种了五六十亩玉米,一个多月没有有效降水了,现在只能依靠井水灌溉。”近日,周口市淮阳区农户张大爷站在地头看着已有些发蔫的玉米苗,满脸惆怅。
今年7月份以来,河南被持续高温笼罩,平均气温创下64年来新高。与此同时,全省平均降水量仅81毫米,较常年同期少五成以上,全省41%的气象监测站点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
“从全省范围来看,当前可以说是近25年以来旱情最严重的年份,豫东、豫南是重点干旱区域。”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魏国强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7月份以来,极端温度高、持续时间长、过程雨量小,驻马店、周口等地地下水位出现下降。“以当前旱情较为严重的驻马店为例,驻马店的秋作物播种面积在1400万亩以上,当前缺墒的面积达到了300万亩,出现受旱的面积达到了163万亩。”
此轮旱情成因何在?主要源于异常气象条件的叠加影响。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北上,跳跃幅度大,且北跳时间异常偏早。7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北抬并控制河南,由于下沉增温效应,加之相对湿度较高,催生持续性高温湿热天气。
眼下正值秋作物需水关键期,持续的“焖蒸”、高温天气,让庄稼面临“烤”验。
“现在是玉米抽雄吐丝阶段,这个时候遇旱,易导致花粉活性降低、授粉不良,出现缺粒、秃尖。”8月5日下午,驻马店遂平县种粮大户姚新领冒着高温查看玉米长势,“俺们从7月6日开始抗旱,玉米‘喝’的水全是人工浇灌,再多抢浇几次水,还能保住产量。”
“当前的旱情对秋作物生产有直接影响,人工干预是挽回损失的关键。”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玉玲受访时称。
8月4日,驻马店市西平县专探乡赵高庄村村民正在进行打井作业。赵永涛摄
全力抗旱:资金技术齐发力 多地打响保秋战
面对严峻旱情,河南全省上下迅速行动,从资金保障到技术支撑,从省级统筹到市县落地,一张抗旱保秋“保障网”快速织就。
在资金保障方面,河南省财政部门密集调度,累计下达各类抗旱救灾资金2.6亿元。其中,8月4日财政部专项下达的13150万元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当日即全部分解至市县,重点支持机井维修、灌溉设备维护及水源工程建设。
农业农村部门统筹用好115万眼机井,持续做好机井检修,便于群众浇灌。针对机井不足、群众排队的情况,周口、驻马店两市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打应急井1.29万眼,同时发挥沟渠连通成果,组织水泵抽引河水补源,挖掘浇灌潜力。
水利部门6月下旬以来组织大中型水库引水11亿立方米,并调引黄河水支援多地抗旱浇灌。
“7月8日,我们向淠史杭灌溉总渠申请引灌,截至7月30日已累计引灌1.85亿立方米,旱情得到缓解。”8月5日,信阳市固始县梅山灌区黎集事务中心副主任高中峰说,“我们将根据旱情动态调度,采取点对点精准灌溉方式,把水送到最干旱的地方。”
不止于此,自7月中旬开始,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启动干旱灾情一周两次报告制度,派出18个秋粮工作指导组和9个抗旱督导组分赴分包地市田间地头,实地查看秋作物墒情、长势和灌溉情况,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抗旱所需问题。
皖豫两省交界处的五里拐橡胶坝今年已向固始县无偿补水灌溉2000多万立方米。陈杰摄
打赢抗旱主动仗,跨省协作的力量也不可或缺。7月30日,在皖豫两省交界处的五里拐橡胶坝,清澈的水流正通过闸口源源不断地引入史河,沿着渠道流向固始县的田间地头。
据了解,五里拐橡胶坝蓄水量达1000万立方米,今年已向固始县无偿补水灌溉2000多万立方米。
各地“因地制宜”的实践,成效也较为明显。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从7月初干旱发生以来,河南省已累计浇灌1.24亿亩次,受旱地块普遍浇灌2至3遍,有效遏制了旱情蔓延,保持了秋作物生产大局稳定。
8月4日,驻马店市西平县五沟营镇洄曲赵村村民赵长虹在花生地浇水。赵永涛摄
防范“旱涝急转”:抗旱防汛两手备 双线作战护丰收
随着天气形势变化,河南抗旱工作进入“既要保灌溉、又要防急转”的关键阶段,全省正统筹推进抗旱与防汛准备,全力守护秋粮丰收希望。
气象预报显示,8月6日起河南将迎来对流性降水,淮河以北、黄河以南等地先后出现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高温天气有望逐步缓解。但“面弱点强”的降水特点,意味着局部墒情不足地区旱情仍将持续。8月5日,洛阳、漯河、驻马店、周口等地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发布公告,将做好人工增雨准备工作。
有旱就可能有涝,如何防范“旱涝急转”?河南早有部署。农业农村部门从去年下半年起,投入51.12亿元整治农村沟渠11.76万公里,实现重点区域“有沟渠、能连通”;同时,依托合作社等主体储备应急排涝机械,确保涝情出现时能快速排渍;此外,农业农村部门与气象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根据土壤墒情和雨量适时发布渍涝预警,指导各地提前做好防汛准备。
当前,河南抗旱保秋工作仍在推进。虽然部分地区旱情尚未完全解除,且“旱涝急转”的风险也需警惕,但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正稳稳托住秋粮生长,让丰收的底气更足、民心更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