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河南平顶山:工业老城青春蝶变

辛静
2025年07月18日17:23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7月的白龟湖畔,晚风裹挟着青草香掠过草坪。一群年轻人手举荧光棒,跟着乐队旋律轻轻摇摆;1957创意园内,苏式老厂房改造的文创商铺客流如织……

谁能想到,河南省平顶山市——这座曾以煤炭闻名的工业城市,正在经历全域更新的青春蝶变和城市内涵式发展,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既让发展有了起色,也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路网织密:出行“堵点”变“通途”

“我们小区有两个出口,早晚上下班经常堵车。这条路拓宽后,出行方便多了。”7月15日,家住平顶山市湛河区九里山街道银基誉府的居民谢汉豪说。

“中银路原为宽5米的水泥路,西侧堆满了建筑垃圾。”建设项目负责人朱俊锋表示,今年2月5日,施工方进场后抢抓工期,经过50多天的紧张施工,拓宽道路、新建雨污水管道、完成沥青混凝土摊铺,实现了道路通行。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通行能力,平顶山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今年以来已实现中银路、新华区七矿路拓宽工程、规划十路、规划十五路、东风路、茂源街全线通车;秋实路、秋实东路、环岛西路部分通车;同时,辉光路南延、稻香路穿越孟宝铁路、姚孟规划路等工程也在进行中。

湛河北路南侧新修建的童话树屋成为小朋友的打卡地 姜涛 摄

湛河北路南侧新修建的童话树屋成为小朋友的打卡地。姜涛摄(资料图)

游园焕彩:“边角地”变“幸福园”

“这里有座小矮人住的精灵小屋!”平顶山市湛河北路一座树屋引得市民争相驻足拍照。七彩斑斓的小树屋、俏皮的蘑菇与背后的碧树、蓝天相映成趣,仿佛童话世界跃入现实。

今年2月5日,平顶山市启动实施湛河北路(开源路至健民路段)南侧人行道及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湛河北路的童话树屋成为网红打卡点,沿线新增8座滑梯、3处篮球场,并打通9个滨河入口……3.2公里长的平顶山市湛河北路提档升级改造工程于今年“五一”假期前全面竣工,打通人行道断点,拓宽狭窄路段,增设无障碍通道和休闲空间,重塑城市滨河空间,极大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

近年来,平顶山市按照生态优先、完善功能、节约集约理念,以街头游园、体育公园、城市绿道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游园建设。并聚焦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湛河体育公园及停车场综合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15分钟生活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级。

不仅如此,平顶山市还采用小规模、渐进式微更新、微改造模式,将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打造成“口袋公园”“休闲广场”“互动涂鸦区”;新建或改造升级了新华区高庄沟、卫东区平安大道与东环路交叉口游园、湛河区帝佳游园、示范区梅园公园二期等20余个游园;升级改造了神马大道东段3.1公里“绿带”……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推窗见花园、沿路赏美景的生活愿景。

电梯升级:小区居民提升幸福感

“我们小区电梯已经用了17年了,属于高龄电梯,经常担心安全问题。今年政府补贴15万元帮助我们改造电梯,现在又快又稳。”近日,新华区水岸嘉园小区居民杨洁指着崭新的电梯,脸上洋溢着笑容。该小区作为全省首个开工项目,3台电梯从设备入场到投用仅用了14天。

今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将电梯更新纳入城市更新重点任务,建立“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区县落实”三级联动机制,5天时间准备好163台符合条件的老旧住宅电梯资料,并通过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核。

此外,召开业主电梯专项议事会200余场,发放《电梯更新指南》1.2万份;24家电梯厂商透明比选,业主自主选定智能电梯……平顶山市用4个月时间完成省定85.4%的电梯更新任务,打造了“全省首个开工、首批交付”的样板工程。

行人从平高巷彩绘墙边驶过 王孟鹤 摄

行人从平高巷彩绘墙边驶过。王孟鹤摄

小巷焕新:“老街区”展露新容颜

今年4月20日,平顶山市湛河区平高巷内洋溢着温情与感动。该区马庄街道平高社区东院居民代表,将一面锦旗赠予平顶山市城市更新平高巷改造升级项目指挥部。

“30多年了,我们小区终于改造了。”平高社区东院居民葛蓉表示,平高巷周边有13栋居民楼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因为当时没有修建雨水管网,每逢雨季,门口便积水成潭,一片汪洋,600户居民出行困难。

今年春季,施工方用时38天将平高巷及周边居民楼前所有破损路面、花坛、杂物进行清理。提升更换雨污水和自来水表箱共计238座。清掏雨污水检查井56座,疏通雨污水管道600余米。新建雨水管道300米,雨水收水井24座,彻底解决了居民“下雨天出门垫砖”的难题。

戏剧脸谱为新修建的中海巷增彩。 姜涛 摄

戏剧脸谱为新修建的中海巷增彩。姜涛摄

平高巷的改造是平顶山“小巷革命”的缩影:高压电缆全段落地、违建“蜘蛛网”清除、排水系统升级,短短半月实现“安全底线”到“美学高线”的跃升。

今年上半年,平顶山已完成正义巷、中海巷、平高巷等背街小巷改造58条,惠及居民9万余人。

厂房重生:“生产锈带”转型“生活秀带”

7月16日,在新华区矿工路与开源路交叉口北,一座承载着68年历史记忆的老建筑也“变”出了全新姿态,苏式厂房的钢架结构下飘散着咖啡香与火锅的烟火气,年轻人在斑驳的红砖墙与霓虹灯箱交织下,用手机记录下光影的斑驳。

1957创意园曾是闲置了数年的“城市边角料”。平顶山市按照“留改拆”并举、保留利用提升为主、盘活低效利用空间和资源等城市更新理念,通过“工业遗存+文化创意”模式,已将这片“工业锈地”转型为集文创办公、商业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秀场”,让老厂房呈现出文艺范儿、变身为网红新地标。

除此之外,中材环保老旧厂区通过“公园+沉浸式体验”模式保留工业遗迹,引入文创产业;荆山路危房生活区腾退后,数字文化产业园与名门天街活力街区拔地而起。平顶山以“政企联合”模式,引导平煤神马集团参与沉陷区治理,将七矿闲置土地改造为全省最大康养结合体,实现“生产锈带”向“生活秀带”的转型……

近年来,平顶山通过“工矿”底蕴激发文创产业,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活化再利用,植入新业态新功能,盘活“沉睡的资产”,推动城市文脉与市井烟火、新潮业态融合发展。

王尧摄

市民在白龟湖畔游玩。王尧摄

文化赋能:“工业城”长出青春态

“白龟湖沿湖岸边修建了步道,新增了许多休闲设施,常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年轻人爱来,生意也跟着更好了。”7月16日,平顶山市白龟湖畔一家咖啡店店主王彦奇说。

当前,平顶山市正大力发展“夏日经济”,每到周末,白龟湖畔露营帐篷散落,市民感受“营地+运动”“营地+艺术”等场景体验,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汝瓷集”陶瓷青创市集、东坡美食文化季、露营装备展等活动陆续推出,充分满足了青年消费新需求。同时,平顶山市通过出台青年人才政策、打造15分钟健身圈、建设“城市书吧”和文艺画廊,吸引青年“双向奔赴”。

从煤炭浓烟到青草书香,从老旧厂房到网红地标……如今,平顶山这座工业城市正以青春之姿,书写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动实践与民生新篇。

(责编:霍亚平、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博物馆铜镜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