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专题策划>>时政专题>>奇境栾川·自然不同 党建领航聚合力 英才赋能谱新篇

栾川:草莓映红创业路 青年返乡绽芳华

2025年05月23日15:40 |
小字号

栾川县石庙镇龙潭村的沃地农场内,一排排草莓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90后农场主张杏杏正蹲在地头查看草莓长势,她手指抚过娇艳欲滴的果实,向笔者讲述这片土地上的蜕变故事。

“每次回家看到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心里很不是滋味。”“栾川山水这么美,为啥不能把城里人的消费需求引到山里?”这个念头让她彻夜难眠。

说干就干,在石庙镇政府帮助下,张杏杏流转66亩土地,自筹资金130多万元,建起了16个大棚的草莓农场——沃地农场。然而,创业初期困难重重:缺乏技术导致幼苗成活率不足三成,客流量少让首批草莓滞销……“最难的时候,石庙镇政府带着农技专家来地里‘会诊’,还帮忙对接旅行社搞亲子采摘。”她回忆道。

张杏杏的创业路,离不开栾川县“青汇·才聚”行动的政策护航。2023年,栾川县出台《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栾川行动方案》,从资金扶持、技能培训、平台搭建等多维度破除返乡创业壁垒。

如今,沃地农场引进各类高品质草莓品种,并配套建设亲子游乐场、露营基地。每逢周末,大棚内游客络绎不绝。农场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13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通过经营家庭宾馆、售卖农产品等增加收入40万元。

在栾川,创新创业不再是单打独斗的独角戏。政府搭建的“创业创新大赛”为人才提供展示舞台,张杏杏凭借“智慧农业+文旅融合”模式在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不仅斩获奖项,更赢得市场青睐。

从一个人的草莓梦到一群人的振兴路,栾川县的人才战略正在开花结果。当城市精英遇上田园梦想,碰撞出令人欣喜的化学反应。栾川县创新推出“青汇·才聚”等引才机制,吸引各大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回归栾川。与此同时,本土人才也在历练中成长,这种人才与土地的双向奔赴,正在重塑乡村的价值坐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栾川县正以"青汇·才聚"工程为支点,书写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答卷。这里有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壤,更有广阔的舞台、贴心的服务,期待更多有志青年带上激情与梦想,加入这场山乡巨变的壮丽征程,在青山绿水间放飞理想,用奋斗浇灌出青春之花!(来源:栾川县委组织部 作者:方一淋)

(责编:辛静、黄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 记者探访中国一拖柔性智能工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