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专题策划>>时政专题>>奇境栾川·自然不同 党建领航聚合力 英才赋能谱新篇

笔墨为犁绘乡韵 匠心筑梦启新程

——设计师李站朝与栾川乡村的振兴交响

2025年05月23日10:00 |
小字号

 “老板,这夯土墙和玻璃墙搭配得太妙了,住在这里感觉像是穿越时空!”在栾川潭头镇官地溪谷民宿里,来自上海的游客一边兴奋地拍照,一边和民宿主人李站朝分享着自己的入住感受。晨光透过新式玻璃幕墙,洒在古朴的夯土墙上,光影交错间,老院落与现代美学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李站朝笑着回应:“我们的设计不是覆盖,而是唤醒。”谁能想到,眼前这座成为网红打卡地、客房常常爆满的民宿综合体,三年前还是一片破败闲置的老宅。这位凹凸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从城市归来,以笔墨为犁铧,在豫西伏牛山麓的千年古镇潭头镇,开启了一场与乡村的共生实践。他深耕室内设计领域十余年,却怀揣着对乡土的热爱,暗下决心要为乡村注入温度。从此,他带领团队走遍村落,用匠心丈量每一寸土地,用设计唤醒沉睡的传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谱写着动人篇章。

初到潭头镇时,李站朝被这里未经雕琢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历史底蕴深深吸引。蜿蜒的溪流、错落有致的古村落,还有那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老房子,在他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然而,当地村民却对这些习以为常,甚至因房屋老旧、年久失修而愁眉不展。“这些老房子不是负担,是宝贝!”李站朝激动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光芒,“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变成城里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在潭头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李站朝带领青年设计师扎根山村,随着产业链条延伸,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转型——曾经外出务工的木匠重拾传统技艺制作手工艺品,老石匠参与到景观石雕创作中。“以前房子漏雨没人住,现在房子改成了民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日子更有盼头。”官地村支部委员、村委委员郭长春笑得合不拢嘴。

李站朝的实践恰逢其时。近年来,《栾川文旅人才激励政策》出台后,“青汇·才聚”行动搭建起广阔舞台。青年设计师奔赴乡村,驻村工作室落地生根,大学生团队参与古村落测绘。栾川县大力实施“文旅人才培育计划”,针对返乡人才推行优先政策:项目用地优先审批、创业贷款优先发放、技能培训优先安排、子女教育优先保障。这些暖心举措如同春风化雨,催生出“返乡创业”的蓬勃生机。

夜幕降临时,坐在官地溪谷的庭院里仰望星空,李站朝常想起初到此地的情景。“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独奏,而是一曲交响乐”,他深有感触地说,“当政策红利遇上人才智慧,沉睡的古村落就能焕发新生。”从城市到乡村的距离,正在被匠心与情怀缩短;从城市到乡村,从设计师到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李站朝用自己的方式,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里,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画卷。他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源:栾川县委组织部 作者:方一淋)

(责编:辛静、黄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 记者探访中国一拖柔性智能工厂
返回顶部